生活型系统划分依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23:47:11
Raunkiaer生活型系统划分依据和生态学意义~~

植物的生活型是植物长期受一定环境综合影响下所呈现的适应形态,主要从外貌上表现出来的形态类型。
Raunkiaer生活型分类的基础是以渡过不利时期(冬季严寒、夏季干旱时)对恶劣条件的适应形式,即根据芽(休眠芽或复苏芽)所处的位置高低来分类的。他把高等植物划分为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及一年生植物五大生活型类群,在各类之下再按植物体的高度、常绿或落叶、芽有无鳞片保护、茎的本质化程度(木质草质)以及营养贮存器官、旱生形态与肉质性等特征,再细分为30个小类群。
高位芽植物(phanerophuta, Ph);植物的芽或植物体终年处于较高位置,如乔木、灌木和一些生长在湿润热带气候下的草本。
地上芽植物(chamaephyta, Ch);植物的芽离地面不高,不超过30 cm。它们可能受到凋落物或冬季地表积雪的保护而仍伸出土表的低矮植物。
地面芽植物(hemicryptophyta, H);在环境不良时,植物地上部枯萎,只在枯枝落叶保护下的地面的芽还活着。
地下芽植物(geophyta, G);这类植物的地上部在不良季候里全部枯死,芽通过土表之下或水面下的根状茎等形式越冬或越夏。
一年生种子植物(therophyta, Th)。一年生种子植物,在恶劣气候下,以种子的形式渡过不良季节。
(更具体的分类可以参考《植被生物学》)

生态学意义主要是从生活型谱上考虑的。
生活型谱(life-form spectrum)或生物谱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群落中,不同生活型的组成。Raunkiaer认为,休眠芽是在恶劣环境中延续生命的器官,因此休眠芽和环境条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型是植物对于气候恶劣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因此在不同的气候区域中的植物区系里或不同的植被类型中,各种生活型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这种生活型的组成,称为生活型谱。
因此可见,生活型谱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气候条件。
谢尼阔夫1953年做了一个表征不同气候区域生仿类型的生物谱,算是标准谱的一种。以下是一些基础的生态学分析。
热带地区的高位芽植物是很多的,而地上芽植物和地下芽植物,则是很少的,说明这种环境对于植物生活是很适宜的。在沙漠地区一年生种子植物最多,而地下芽植物和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