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岳飞 被害,其他抗金将领却没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7:08:16

岳飞被杀,绝不是单纯的“收复中原,迎回二帝”这么简单。
这和宋朝的制度也有关联,简单的说,在宋朝武将是没有兵权的,而在南宋初期,建国何其艰难,就是靠着各个武装力量稳定的时局。这些武装力量渐渐的发展为私人武装,武将们有田有财有权有兵,这些人中包括了岳飞了,他恰恰就是最大的私人武装力量。
说这些是有根据的,我们都知道岳飞的部队被称做“岳家军”,这俨然就成为岳飞个人的部队,在古代这叫做“立山头”,高宗怎么能容许这么一支善战的部队不隶属中央调遣呢?
还有据说岳飞平定诸多起义叛乱时,私收财产,整编部队,这是犯了朝廷的大忌,到底你的部队是国家的,还是私人的呢?
除了部队私有化影响宋朝制度外,岳飞还干涉立嗣这样的大问题,历来说到立嗣这样的大问题,大臣都是不讨好的,何况高宗无后,这潜台词就是老子还没死呢,就谋划着我这位置了?
所有的问题集中在一起,在加上那句著名的迎回二帝,昔日患难的君臣终于分离了,岳飞的被杀也就顺理成章了。
只能说岳飞是位英勇的军事家,但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如果呀有戚继光的政治眼光,历史或许就能改写了。
前面有些跑题了,最后说下其他抗金将领却没有被杀。
就以中兴四将为例:
刘光世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引疾罢去兵权,拜少师。(此人胆小怕事,打仗经常是一馈千里,不是一个好将领)
韩世忠,十一年收大将兵权,解枢密使职务(同岳飞驰名的大将,擂鼓战金山成就一世威名)
张俊:此人合朝廷对金议和的意向,自请解除兵权,后依附秦侩,陷害岳飞,人格何其卑劣

这应当从当时的政治形势来分析。
首先,公元1127年,在靖康之难中,金国抓走了除康王赵构之外的一干皇室成员,北宋王朝可以说已经是名存实亡。在这种情形下,康王赵构在南京称帝。其实康王赵构是没有皇位继承权的,现在因为没有其他皇室继承人,只能让他当皇帝,这是一种政治妥协的结果,所以赵构这个皇帝来名不正言不顺。正是因为这样,赵构其一生都在为保住自己的皇位而努力。
其次,朝中的秦桧等人,则是为了保护手中的权利。岳飞之能,出则为帅,入则为相。以秦桧为首的一干原利益集团,肯定要打击以岳飞为首的激进利益集团。枪打出头鸟,岳飞首当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