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书到底是干吗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8:48:23

洛书古称龟书,传说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此图象,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是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
详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170.htm

巩义境内黄河、洛水交汇,“河图洛书”、“周易八卦”在此发源,黄帝修潭沉壁、尧舜禹举行禅让大典、夏代太康迁都斟郡、商汤桑林寿雨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在这里发生,河洛文化成为中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源远流长。也正因为此,从2004年至今,已经有4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在河南举办。研讨会上,专家对河洛文化的起源、性质、意义等交流探讨,针对如何进一步增强河洛文化的影响,提出不少建议。专家指出,应该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目前研究的现状,筛选一些最有意义、最具河洛文化特点而且最符合当前形势特点的课题加以研究,加强豫、闽、赣、粤四省合作,共同开创河洛文化的新局面。

这是世界上最古老析幻方.“洛书”的传说始于北宋,当时,把“洛书”奉为天授神物,玄之又玄(传说中还有“河图”之说).这显然是把数学神秘化的一种故弄玄虚的手法.据考证,这个三阶幻方最早见于公元前500年左右春秋时期的《大戴礼记》中.汉朝徐岳把它叫“九宫算”,其注解是“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其中”.后又有民间歌诀“四海三山八洞仙,九龙五子一枝莲,二七六郎赏月半,周围十五月团圆”均指这个三阶幻方.也指出了“洛书”在数学方面的奇迹,神妙地排列了一至九这九个数,它的横三行、竖三列,两条对角线共八条直线的三个数之和均为十五.如果我们把经过旋转和反射(镜象映射)以后所产生的幻方,看作完全相同的幻方,那么,三阶幻方的排列方法只有一种,就是“洛书”.我们可以发现“洛书”还有许多奇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