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眼耳鼻舌身意一尘不染,如梦幻泡影露电万法皆空,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7:34:07
无眼耳鼻舌身意一尘不染,如梦幻泡影露电万法皆空
到底是什么意思?
佛家语吗?

这是一首对联

上联取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后者取自金刚经。

上联的意思是修炼到佛教的高境界就没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意识对心的干扰,能够做到一尘不染,心如明镜。

下联的意思是所有的佛经佛法,都像梦幻泡影,露水闪电一样,只是权宜之法,得道之后就要抛弃这些有形的佛法,而要明了永恒的大道。

无眼耳鼻舌身意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的句子,如梦幻泡影这个是金刚经上的。
剩下的一尘不染和万法皆空似乎是别人加上去的。

“无眼耳鼻舌身意”一句出自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意是观自在菩萨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也就是在禅定当中)时,看到的境界,原句是:“。。。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在佛教教义中,“色受想行识”为五蕴,“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五蕴”是佛教诠释人的心理现象的说法,而“六根”则是将人感受外界的途径,“六尘”则为“六根”感受到的六种外像。


一尘不染,是句成语,当然在佛教里头,讲的是一种禅定的境界。但是在禅宗里头,六祖慧能的佛偈早将这种“一尘不染”的要求打散打消了。六祖佛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果照《心经》所说,“空”的境界没有一切人的感知,则本来就没有“尘”这个概念,又何来“一尘不染”呢?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一语出自于《金刚经》,原句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金刚经》里头佛祖对须菩提说的话,意思是“世间一切因缘和合而生的事物,有如梦幻,有如水上的泡沫,有如露珠,有如雷电,应该要有这样的观照”。


“万法皆空”一语,为许多佛教徒挂在嘴边。这是大乘经典的“般若思想”。然而与其说它是一种思想或者概念,不如说这是一种手段,是一种打破人对自己的思考方式、认知方式的执著的一种手段。但是佛教大德说“万法皆空”,往往还有下一句,就是“因果不空”。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佛教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