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处理后还有黄色怎么样脱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2:13:27

印染废水一般处理药剂是在前段加硫酸亚铁,脱色效果相当好,缺点:污泥量大,过量会导致出水黄色;
而楼主的水解酸化HRT稍微短了点,一般在15小时以上,效果比较好,接触氧化对去除色度一般不高;
至于发黄可能跟铁离子跟染料和染料助剂有关。

印染工业废水色度较大,会给印染废水的排水带来不良的外观影响,同时这些有色污染物也往往是一种环境毒物,同其它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印染废水的处理工程设计中,就不能仅仅满足色度达标排放,色度的去除与COD等污染物的去除应进行综合考虑,确保整个污水处理系统满足使用要求。因此,印染废水处理的脱色重点考虑采用生化处理工艺。

生物法脱色是利用微生物酶来氧化或还原染料分子,破坏其不饱和键及发色基团。脱色微生物先将染料分子吸附和富集,接着再生物降解。染料分子通过一系列氧化、还原、水解、化合等生命活动,最终降解成简单无机物或转化为各种营养物及原生质。

染料分子细微的结构变化会大大影响脱色率,不同的微生物对不同结构的染料去除率差别较大;染料浓度对脱色率也有一定影响,高浓度染料(染料本身有较强的生物毒性)会抑制微生物活性,影响脱色效果。

好氧工艺是常见的处理工艺,但由于染料分子的抗生物降解性强,处理过程BOD5/COD比值下降(可生化性变差),致使普通的好氧工艺对废水色度、COD去除率不高(60%~70%)。通过向曝气池中投加铁盐、活性碳等吸附物质,可延长难降解物质在系统内的停留时间,提高曝气池的活性污泥浓度,降低污泥负荷,从而提高了系统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近年开发的厌氧(水解酸化)—好氧处理工艺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好氧工艺的不足。难降解染料分子及其助剂在厌氧菌的作用下水解、酸化而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接着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成无机小分子。但仅靠生化处理工艺无法满足污水排放色度和COD稳定达标的要求。

针对企业的生产情况和不同的水质,在必要的情况下,选择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可行,造价合理的工程设施,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和后续处理,确保色度和其它的污染物能达标排放。

梭织布印染工艺通常有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丝光废水、染色废水等,这也是资料上报道较多的典型的印染废水,该类废水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