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历史题, 急急急!!! 不咋确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7:32:16
汉代.唐代.明朝的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

皇权与相权始终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下的一对基本矛盾,从秦到清基本上是皇权不断的加强,而相权不断的被削弱。
汉代:汉武帝选拔一些品级比较低的文官担任自己的秘书,形成所谓的中朝,这样相权遭到削弱。
唐代:设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三者之间互相制约,从而加强了皇权。
明代:朱元璋干脆废除丞相制度,让六部直接受命于皇帝。

三代皇帝都想限制宰相的权利

汉代 西汉以汉武帝为例 设立“中朝” 限制丞相权利
东汉光武帝扩大尚书台的权利 以限制宰相的权利
唐代 设立政事堂 请官位品级较低的官员 “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 以限制宰相的权利

明代 明太祖建国就废相 而且设立内阁 并且明成祖设立司礼太监 参与政事

明朝的丞相是内阁老大 权利比较大 如张居正 活着的时候权倾一时 死后被抄了家
汉朝的最有名的丞相应该是萧何 萧何制定了汉朝的法律 也是比较受重用的比较受尊重的 相当于国务院总理
唐朝的像房玄龄 魏征 也很受李世民重用
丞相是国务院总理 有管理国家的才能
当然也有不好的丞相 如严嵩
统治者靠他们治理国家 很尊重他们 有的以相父相称
但历史上太师往往没有好下场 往往比较奸诈

基本上各朝都是在削弱宰相的势力,
尽可能的打压宰相的权利,把皇权集中

明朝的统治者废除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