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的原作者是怎么逃出来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3 22:33:48
???

《红岩》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
罗广斌,四川成都人,生于1924年11月22日。1948年3月在重庆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在成都被捕,囚禁于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在狱中仍然坚持斗争。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前夕越狱。
杨益言,原籍四川省武胜县,1925年11 月18日生于重庆。1944年考入同济大学工学院电机系,到上海读书。1948年初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并遭缉捕。被释放后回四川,执教于重庆中国铅笔厂职工夜校。8月被特务逮捕,囚禁在中美合作所的渣滓洞集中营。后由家属保释出狱。

罗广斌(1925--1967),重庆忠县人。读中学时,为争取婚姻自主与封建家庭决裂,离家到昆明求学。在昆明他受到民主运动的影响,于1945年参加了昆明地下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社;1947年在重庆参加地下党外围组织六一社;1948年3月在重庆加入共产党。9月1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而被捕。他先囚禁于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后囚禁于白公馆。在狱中,他和战友们一起同敌人展开了各式斗争。为争取活着迎接解放,白公馆党组织秘密制定了“狱中策反越狱计划”,通过陈然和罗广斌的努力,将看守杨钦典策反成功。1949年11月27日下午4点,“白公馆”开始了大屠杀,到深夜3点多钟时共9批29人被杀。此时,还有19名“犯人”关押在牢中。然而渣滓洞尚有100多人未处决,故杀手全部赶往渣滓洞。白公馆的“犯人”由看守长杨进兴全权处理。面对解放军的隆隆炮声,杨进兴心里发慌,他命令杨钦典一人留下看守,自己带领亲信逃离了白公馆。通过做工作,杨钦典把牢房钥匙交给了罗广斌,19名难友被编成5个越狱互助小组,在黎明前的黑幕中冲出了白公馆。尽管被敌特武装发现,但是他们冒着密集的机枪扫射,冲向后坡的山林中,安全脱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fd00cb0100829g.html

是策反了白公馆的看守,看守把他们放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