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的神学美学论对后世文论的影响体现在那些方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0:23:19
中世纪文论中的奥古斯丁的神学美学论对后世的那些文论发展产生了影响

奥古斯丁卫护并解释圣经

  过不久,奥古斯丁成为北非希坡城(Hippo)主教。他全心全意投入教会事奉,直到公元430年去世之日。他在北非成立第一间修道院,公开地以辩论及文字术护教会真道,以对付异端及制造分裂的人。

  他用许多时间及精力对付摩尼教、多纳徒派(Donatists),及伯拉纠派(Pe1agians)的争论。

  多纳徒派是因领袖多纳徒(Donatus)而得名。此派并非异端,在教义上完全正统无误,然而他们在教会中制造了分裂。在罗马皇帝丢克理田可怕的逼迫期间,有许多基督徒否认了信仰,多纳徒派认为这些人不得再回到教会;有些主教在逼迫中缴出圣经给政府官员焚毁,多纳徒派认为这种主教没有资格主持圣礼及按立别人为主教。这批多纳徒派的人退出教会,组织自己的教会。当时在北非成立了不少多纳徒派教会。

  前文曾经提及,若有异端自教会分裂出去,自己成立教会,原教会则被称为「大公教会」或「普世教会」。

  在北非的希坡城,多纳徒教会的数目多于大公教会,为了对付他们,奥古斯丁发展了教会与圣礼的教义,他主张:「大公教会是唯一的教会。」他将强大的权柄给与大公教会,他说:「若非藉着大公教会的权柄,我就不会相信福音。」

  他针对伯拉纠派的争论,完成了人类与救恩的教义。伯拉纠派因其创办人伯拉纠(Pe1agius)而得名。伯拉纠是一位英国僧侣,他不接受人类因亚当而失落的教义,因此,他否认原罪、人类全然堕落及预定论。他主张人类并非生来败坏,婴儿是无罪的,他们逐渐变坏是由于别人坏榜样的影响。奥古斯丁则主张世人都生在罪中,唯有藉着神在圣善的美意中所定的救恩,才能得救。

  伯拉纠的学说在公元431年以弗所大会中,被宣判为异端。公元529年的奥兰治会议(Synod of Orange),将半伯拉纠派(Semi一pelagians)定罪,该派认为一个人可以有权决定接受或拒绝神的救恩。

  奥古斯丁的神学成为中世纪罗马天主教的主要体系,教会历史中后来的伟人,如马丁路德(Luther)及其它改教者,都从这位伟大的教父得到启发。奥古斯丁最著名的两本着作是:「忏悔录」及「上帝之城」。在忏侮录中,他赤裸裸地描绘自己早年的许多隐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