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急)求关于择师的一些名句或古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1:55:39
开辩论赛用的 ,关于学习是否应该择师,(正反方论证最好都有,一定要有用的)只有一天了 , 求好心人士帮忙寻找 , 分全加上。 (《师说》除外) 最好在附带一首煤炭精神(我是煤,我要燃烧)的诗歌。 不胜感激了!!!!!!!!!

与螳螂作战,你的胸怀会越来越小。与蜗牛伴跑,你离冠军的宝座不是近了而是远了。我们要建立学习型组织,不管是师于自然、师于生活,还是师于书本、师于人物,择师是个首要问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正确吗?正确。要学吗?不尽然。此三人中有师,彼三人中也有师。师与不师,师此师彼,有个机会成本问题。每一寸生命都不可重复,选择了二流就错过了一流!师个诸葛亮,学个诸葛亮;师个臭皮匠,学个臭皮匠;师个老巫婆,学个跳大神。师优者优,师庸者庸。

过去讲“拿来主义”,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占有,后挑选!——这是短缺经济时代的“圣旨”,因为拿得慢了就会两手空空。现在是过剩经济时代,主要矛盾不再是“有与无”,而是“优与次优”,拥抱月亮就会错过太阳,贪恋芝麻就会漏过西瓜。多少人八面伸饵,要我们吞下(占有),然而一旦吞下,我们还有重新选择的余地吗?所以,世易时移,因时顺变,“先占有,后挑选”须变作“先挑选,后占有”,是为“新拿来主义”!——这是过剩经济时代的“圭臬”。择业如此,择婚如此,择师如此……但有选择,莫不如此。

我认为学习有三种境界:知,悟,用。“知”是萃取——有选择的学习,“悟”是升华——有发现的学习,“用”是结晶——有创造的学习。择师于书本与人物,解决的往往是“知”的问题;择师于自然与生活,才能解决“悟”的问题。第二个说万有引力的,源于“知”(引述);第一个说万有引力的,源于“悟”(发现)。由能“知”到能“悟”,犹如鲤鱼跳龙门;由能“知”能“悟”到能“用”,赛如跳过龙门后,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洗天润地,创造一个新生态!

择师也有境界问题。同样是师法自然,师虎者独,师狼者群,师牛者勤,师狐者诈;师山者仁,师水者智,师竹者直,师藤者绕。以蝼蚁为师,苟苟于一己之私;以天地为师,皇皇于万众之公。老鼠不说摘星星,骆驼不提打地洞,海豚不练登山功,牦牛不修泅水术。择师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个战略问题,“有其师必有其徒”只是果,“有其徒必有其师”才是因;“名师出高徒”也只是果,“高徒择名师”才是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