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潮是不是板块运动的驱动力?(请地学精英回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0:37:13
1 请计算初一时太阳月亮对地球上一公斤物体的引力。
2 在引力扫过地球一小时内,对地球表面积1/24地壳产生的引力。
参考数据;地壳岩石平均密度2.8,平均厚度33公里,日地距离1.5亿公里,月地距离40万公里。地球半径6378公里。引力常数6.67×10(-11)。
注,(-11)是指数。
3 这个力够不够驱动板块运动。
可查资料;地壳与软流圈间的摩擦系数。

你要求计算的题太烦琐,恕我不愿计算。

不想计算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不用计算也可以知道固体潮不是板块运动的驱动力,因此要理解板块运动,不用对固体潮研究那么细。

相信你应该知道,固体潮是因为地球自转,导致地球在不同方向交替地面对月球和太阳而引起的,也就是说,固体潮是周期性的来回振荡。这个力虽然很大(其大小,从理论上可以引起板块运动),但由于是往复振荡,不可能引起板块长距离的单方向运动。

事实上,板块运动的动力,是地幔软流圈热点的岩浆对流。岩浆对流上升,遇到顶部岩石圈的时候,它被岩石圈阻挡不能进一步上升,于是只好向四周扩散,从而给岩石圈造成分裂扩张的拖曳力。如果有两个或排列成接近线状的多个热点比较靠近,那么岩石圈就常常沿着热点的连线裂开,于是板块就在这里断裂分开了,这条裂缝最后会发展成为扩张的大洋中脊。

更详细的分析请参考我以前的回答《大洋中脊是怎么形成的》: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6470724.html

至于地幔岩浆为什么对流,现在一般认为是中、下地幔所含的大量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热量,加热了上地幔,使其熔化成为岩浆并发生对流。

不过,虽然固体潮不是板块运动的原动力,但是这种短周期的往复振荡,如同反复弯折一个物体,对地壳的破裂形成板块、断层和地震起到了很强的推波助澜作用。

中、下地幔所含的大量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热量,加热了上地幔,使其熔化成为岩浆并发生对流。

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