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电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7:38:23
什么叫配电电压?为什么高压配电电压一般选用10KV呢?比如一个小区的变配电房,高压进入这个变配电用的就是10KV吗,那从这个变配电房出去到用户的所用电压就是我们平时用的220V或280V,是这样吗?还有如果进入这个变配电房的高压电压就是10KV的话,在进入这个变配电房的高压是不是在此之前已经降了一次压呢?我只是觉得从发电厂发的电经升压传输时,不可能只用10KV传输,那样损失的电能就太多了。还有哪位大侠能不能说一下从发电厂发电到用户用电的详细过程,就是从发电厂出来的电经过哪些过程才到用户用电。谢谢!!

配电电压是指电力向终端用户进行传输时的电压,我国对短距离配电电压规定为10KV。一个小区内的配电,高压侧为10KV,低压侧为220V或380V.
一般来讲在城区变电站内将110KV降至10KV后送至用电终端。
发电机出来的电流,电压为10KV或3.5KV,电流很大,可达几万安培,为样传输自然线损很大,都要升压后进行传输,这样的变电站我们称为升压变电站,长距离、高电压的传输电力,我们称为输电,短距离、低电压的传输电力我们称为配电,一般来说3.5KV以下的输电统称为配电。
发电厂发出电能经升压变电站送入架空电缆进行长距离传输,到达城市或目的地后经降压变电站降压至配电电压配送给终端用户,终端用户经小型变电设备将电压降到最终使用电压等级后使用。

电源电压等级是我国电业根据现状、借鉴其它国家经验以及自身运行经验确定的电网的电压等级,我国目前为10kV、35kV、110kV、220kV、500kV几个等级,有些钢铁、石化、船舶等企业还有3kV、6kV等内部电网,目前我国还准备取消35kV和10kV电网,取而代之以20kV电网,已在江苏省开展。
发电机出来的电压较低,一般升压至110kV或220kV传输至电网,电业站根据负荷情况规划变电所、开闭站将电压降为10kV、20kV、35kV送入企业用户

发电厂出来的电压一般是6KV,为了降低线路损耗,都采用升压传输,有35KV,110KV,220KV,还有更高,我们用户使用的电压是经过变电站降压之后,大多是线电压380V,相电压22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