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吕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6:26:29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当中有一句是孙权说吕蒙当涂掌事。这当中的当涂是否和《三国志》中记载的代汉者,当涂高的当涂是一样的?
代汉者,当涂高中的当涂有2种解释,1种是汉代皇帝认为的当涂县,另1种是当官的职务高。如果是解释成当涂县,那么就是说吕蒙在当涂县干过,而且当涂县也在东吴境内,是不是吕蒙曾经在当涂县干过?

是的。吕同志曾在当涂任过当涂高
当涂县志有记载!!!

是的,历史典故不会有假的

印象中的吕蒙年轻时是一个率性而为的男子,年少轻狂,家境贫穷,却不甘平凡,所以图强,即至长大,小功小就,依旧不甘,所以有了那句流传千古的话语“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何况君与吾已别三年”。我相信吕蒙的才华,少小未读书,在长大后的繁忙中读书之难,这是很多人的体会,可是吕蒙不属于那“很多人”,他是吕蒙,举世无双的吕蒙,他的智慧和能力和天赋都是很高的,所以由只是英勇敢为的武将成为一代国士、东吴的中流砥柱。及至此时,他已经变得冷静沉稳,举手投足充满儒将魅力。
初时读三国,是读初中时,年龄尚幼,只看到罗贯中的三国,偶尔觉得有不公之处,也觉得只是罗先生率性而为,按自己喜好而写,没有想到他的三国演义会成为中国四大名著,影响如此深远吧。
及至后来语文老师讲到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我看到周瑜的意气风发,与罗先生笔下完全不同,我开始很仔细读罗先生笔下的周瑜,从小说初时意气风发,即至罗先生深深崇拜的诸葛亮出山,周都督的形象直线下降,罗先生为了偏袒诸葛丞相,不惜打击破坏周都督的形象,历史已经成为小说,被完全删改。然后铺天盖地的流传,小说就成为历史,这个周瑜貌似已经替代了真正的周瑜。
我不知道周瑜若是知道,是付之一笑呢,还是耿耿于怀,英雄的心我是不能理解的。
从这个事情开始,我开始不相信三国演义,这时候的这本书,才当成了小说来读。然后看了三国志,看了各种各样的资料,周瑜成为我心中不能逾越的神人形象,而我爱上吕蒙,因为他的有血有肉,平易而又伟大,不像周瑜那样高高的不可攀及。
此书中的吕蒙,初时是勇猛敢为,罗先生笔下甚至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写,“吕蒙见了,跳下小船,自举橹棹,直入船队,放火烧船。陈就急待上岸,吕蒙舍命赶到跟前,当胸一刀砍翻。比及苏飞引军于岸上接应时,东吴诸将一齐上岸,势不可当,黄祖军大败。”
我非常佩服罗先生,他用简短的语言就把战争的场面描写的淋漓尽致,读得人毛孔都舒张开来,畅快极了。我们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勇冠三军的猛将吕蒙。
可是后来罗先生越来越偏袒,偏袒蜀国,偏袒关羽,为了关羽,他让咳血而亡的吕蒙变成被关羽的魂魄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