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辐射飞弹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1:16:39
反辐射飞弹是什么?反辐射飞弹是什么?

近年来随著气动力学不断的精进,战机性能不断的提升,使得空军由早期辅助的角色,转变成主战关键。由於战机具有机动性强、火力强大的特性,成为各国在在解决各种冲突中的首要选择。然而,该选择并非毫无风险可言,在飞机起飞一瞬间,风险就如影随形一般,首先遭遇防空系统电磁波的接触,随著距离接近,即面临更为精准、威胁更大的火控雷达,接下来依序面对长程防空飞弹、拦截机、野战防空飞弹系统及炮火,如何全身而退,正是现代空军所遭遇的课题。

  如何确保我方空军安全性,直觉的思考就是让对方看不到,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国防科技产业朝向两各方面发展,第一种发展模式就是让自己看不到,就像哈利波特的隐形斗篷,最经典的代表就是美国匿踪战机,例如F-117、F-22等等,第二种模式就是让对方看不到,这种手段应用模式非常多元化,电子战手段便是该模式下产物。电子战手段可分为软杀及硬杀,就攻势作为而言,硬杀手段以反辐射飞弹解决首要遭遇的威胁,应该是最佳解决方案,无人能出其右。

  反辐射飞弹最早出现1960年代越战,美空军为解决北越各型地对空飞弹及高炮组成之防空网所造成的惨重伤亡,提出各项改进方案,例如修订飞行技令并改良战机电子反制装备及雷达预警接收器等等,在诸多方案中,利用以百舌鸟反辐射空对地飞弹(AGM一45),制压北越的射控雷达,达到保障攻击机安全最为有效。越战期间,美军由F一105战轰机携带,执行摧毁雷达的野鼬计划,早期的寻标器只能针对单一型式雷达进行攻击,所以在面对数种不同型式雷达所混编组成的防空网时,就必须携带多种不同频段寻标器之飞弹,而且飞弹发射后,战机需持续对辐射源监控,并修正飞弹轨迹,直到命中为止,增加遭击落之风险性,因此初期作战效益并不明显,经过多次改良后,制压的效果逐渐提升。

  反辐射飞弹与一般导引式飞弹,唯一差别便是在导引段的部分,一般的飞弹在导引段的部分包含射频接收机装置,在反辐射飞弹仅有接收机,不包含射频发射机,因此并不会发射任何信号,所以反辐射飞弹对辐射源有依赖性,也就是说,没有信号的情况下,反辐射飞弹就失去控制而失效。反辐射飞弹在发射初期,必须先透过电子战侦搜机侦搜相关的电磁参数,经过分析后,将相关特徵参数输入弹体中的任务电脑,当飞弹发射后,即透过天线接收辐射源信号,透过战术电脑比对雷达回波的资讯特性,分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