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培训作业答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0:01:22
年,学校都会搞几次“助残帮困献爱心”活动,各班上报特困生名单,核对无误后,再搞个隆重的捐款、捐物仪式。可是,最近我们班组织“助残帮困献爱心”活动,却没有一个特困生报名。难道那些特困生生活一下子都有了转机?对此,我进行了调查了解,得知:班里好几个学生父母均下岗或一方残疾有病,还有的学生是单亲家庭,生活很拮据,但他们却都对此概不承认,并且拒绝接受同学们的捐赠。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分别找来这些学生,经过反复耐心地询问,学生向我倾吐了心中的苦水:在得到同学捐赠后,他们开始确实感到很开心,深感温暖,但慢慢的,这些“爱心”就成了他们最大的精神负担—在一些集体活动场合,总会有同学指指点点:谁的爸妈离婚了,谁的妈妈是残疾,还有谁没有妈妈爸爸,谁家最穷……鄙夷的目光让他们有种在大庭广众之被剥光了衣服的感觉.如果他们中有人穿了一件新衣服,或偶尔买了零食,马上会有同学说:他是拿我们的钱买的.他们的心里充满了屈辱感,总觉得低人一等,抬不起头。
了解到原因后,此时我的心里像压了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怎么也放不下。
如果你是这个班的班主任老师:
(1)面对此情况,你会做如何分析?
(2)时代不同了,学生的思想有了变化,你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什么活动来解决这个问题?
(3)在组织此项活动的过程中,你要注意哪些事项?

这种状况很难避免的,这是由目前的大环境决定的。
要么受捐者匿名,要么就取消。
学校每年都会搞几次“助残帮困献爱心”活动,捐款的人中不乏有不心甘情愿捐的,这样他们对受捐者肯定有想法的。
最实际的还是交他们怎么自强。
”不吃这口馒头也要争这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