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状体后纤维增生性眼病(ROP)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2 11:46:08
我爱人9月8号因为坐车颠簸,导致早产,生下一对龙凤胎,孕周只有30+2周,而且属于超低出生体重,女儿是1.3kg,儿子是1.25kg,9月8号早上2点多出生的,输氧到9月10日,之间均出现一次病危,各抢救1次,成功1次。儿子到9月22日吃奶达到每天100毫升,由于经济原因,就出院了,回来以后一切正常,吃奶和排泄均没有问题,女儿到9月25日才能吃100毫升奶/天。儿子的眼睛一直没什么异常反映,但是9月16号在医院做彩超的时候,医生抱出来,我发现女儿的眼睛老爱上翻。我看了很多关于ROP眼病的报道,不知道我的两个小孩会不会有什么问题,什么时候去眼科做检查最合适?目前在家里,两个都太小了,不敢望外带。

10月8号左右最好去看一下.
  因为早产儿眼睛的血管未形成,容易受各种因素如新生儿窒息、吸氧、感染(脓毒血症、念珠菌感染等)、动脉导管未闭、输血、应用激素等的影响而发生ROP。早产和\或低出生体重是基础因素,吸氧是主要因素之一,也有没有氧疗史而发生ROP的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依病变严重程度分为1、2、3、4、5期。早期病变越靠后,进展的危险性越大。3 期以前的病变,如及时进行激光治疗或冷凝治疗可中止病变的进展,使患儿的视力能正常发育。但如果患儿的病变进展到4期,视力则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进入5期后,手术的成功率低,只能保留光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3期到4期,仅仅几周的时间,病情迅猛发展。更让大人们麻痹大意的是,1期到4期,患儿的外观基本正常,不易被家长察觉,以致延误“战机”。俗话说,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错过了这个“时间窗”,孩子有可能永远陷入无边的黑暗之中.
  新生儿抑或小婴儿的视觉异常除明显畸形外,一般较难发现,一直要等到半年以后,随着症状明显,家长才有察觉;此时对于某些先天性眼病的治疗已显得过晚。那么如何尽早发现新生婴儿的视觉发育异常呢?专家教你几招:
  一、用手电筒照眼睛。此时新生儿立即闭眼。轻开眼皮照瞳孔,瞳孔会缩小,此谓瞳孔对光反射。
  二、头眼协调动作。新生儿低头前倾、眼球向上转;头后仰,眼球向下看,此谓洋娃娃眼。
  三、短暂原始注视。用一个大红色绒球在距眼20厘米处移动60度角的范围,能引起新生儿注视红球,头和眼还会追随红球慢慢移动,此谓头眼协调。
  四、运动性眼球震颤。在距新生儿眼睛前20厘米处,将一个画有黑的垂直条纹的纸圆筒或鼓(长约10厘米,直径约5-6厘米),由一侧向另一侧旋转,新生儿注视时会出现眼球震颤,即眼球会追随圆筒或鼓的旋转来做水平运动。此谓视觉运动性眼震。
  若以上四项检查均达标,说明新生儿视觉发育良好,否则应立即请医生作进一步检查,尤其是对早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