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要出那天杀的三国手抄报,希望大虾们给点资料,主题是“揭秘三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0:51:50
历史老师的作业,咱是一名初一生,今天晚上之前把资料给我谢谢。能够提供与三国演义所描述的事件不同的资料更加感谢。主要是破除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对于三国人物的印象。

呵呵...我试着帮你筹划些个,就以诸葛亮为主题吧

  以往人们过多的看重智慧,乃至于<三国演义>,美化诸葛亮乃至于妖化.我对诸葛亮的观点却侧重于他的另一份真实的精神:责任观.智慧是突出的,但绝不象演义说的那么悬乎.

  一个正面例子:

  诸葛亮最高的智慧莫过于隆中对.这是对当时国家形势最深刻 最明知的军情报告.人的远见卓识的颠峰也在于此,能够审时度势,选择好自己的发展路线.这就是常人难以比拟的智慧所在;

  一个反面例子:

  如果真如演义那样能掐会算,算无遗策.那么,怎么会有街亭之失 怎么会有麦城之窘迫,怎么不杀掉宦官以除后患?诸葛亮身为最高辅臣,长期参与谋划,有如此失误,可见,其并非是那般妖化聪明,他是一个人,有智慧的人,但智者千虑,难免一失,他也是活生生的人,并非神;

  一个新的焦点:

  随着读三国的深入,对于诸葛亮的景仰却发生转移.从前向往那智慧与威望,现在,却越发敬佩他的鞠躬尽瘁,一种责任观念.诸葛亮54岁,27岁在家,27岁在朝,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为自己的梦想--恢复汉朝呕心沥血.这份精神很可贵.刘备去世,国家实力因东征大弱,后主年幼,难辩是非.诸葛亮显得备加操劳,内安政事,外平侵略.综合其一生,是负责任的一生.伟人之伟光芒在此.

  他也有寿命,也有喜怒哀乐,有理想,有责任,他是活生生的人.因为理想与责任,他成长为顶天立地的伟人,让当时的人与以后的人都很敬佩.人活到这般地步,可谓 伟丈夫.

多了。比如空城计是曹操对付吕布的
草船借箭是孙权整曹操的
斩华雄的是孙坚
诸葛亮南征孟获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这句话本身就是错的,而且也不可能是马谡在送诸葛亮出征前说的。诸葛亮平定南蛮不久,南方又叛变了,不过幸好又马忠,张翼,吕凯,王亢等镇压,没闹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