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两国君主立宪制的共性与个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0:08:18
英德两国君主立宪制的共性与个性是真么,试着阐述其原因

英德两国君主立宪制的共性与个性:

(1)共性: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体制,都保留了君主;

(2)个性: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只是象征,实权在议会;德国皇帝握有实权,主宰议会,宰相对皇帝负责。原因——国内阶级力量对比的结果。

4、法德两国代议制的共性与个性:

(1)共性:都含有资产阶级与国内反民主势力相妥协的内容——法:总统与参议院权力很大体现了保皇派的要求;德——皇帝握有实权大权,容克贵族成为帝国支柱。

(2)个性:法国是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实行责任内阁制;德国是君主立宪政体,皇帝主宰议会与内阁。

(3)原因:两国反民主势力都很强大。但法国经过长期革命的洗礼,封建势力不断受到冲击,而且法国已进入资本主义全面发展时期;而德国封建势力相对强大一些,加之长期分裂使德国资产阶级力量软弱,而在统一战争中容克贵族又表现出了强大的力量。

君主制
君主制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政府体制。自从1952年就位以来,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一直是英国的首脑,她也是埃格伯特国王的直系后裔。在其执政期间,埃格伯特国王于公元829年统一了英国。在议会制诞生之前,君主制就已经在英国存在了数百年,期间仅仅中断过一次,那是在1649年至1660年,当时英国采用了共和国的体制。数百年以来,君主的绝对权力遭到不断的侵蚀和削弱,尽管如此,作为宪法意义上的国家元首,君主仍然保留了重要的象征意义。
在过去的几百年中,在位君王的个性特征对国家事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公元九世纪末,西萨克斯的阿尔弗雷德国王击败了由丹麦国王古德龙率领的入侵者,并使丹麦国王转化为基督徒,从而使英国的政治版图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为统一英国盎格鲁-撒克逊种族奠定了基础。
多年之后,国王亨利八世的统治引发了重大的社会变革。为了实现其建立王朝的目的,亨利八世对教会进行了改革,这为以后新教和天主教之间的分歧埋下了火种,并增强了议会的权力。在亨利八世在位期间,贵族的经济实力得以加强,这为他们在其后的都铎王朝进行内部斗争奠定了经济基础。在十六世纪后半期,面对国内外多重危机,执政的伊丽莎白一世向世人证明自己是一名精明强干、坚决果断的政治领袖。到了十九世纪,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