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在社会建设中有现实意义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1:47:47
这些理论是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也就是能指导生产,创造价值及财富,创造更多更高的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因为我们要的就是其理论价值的真实体现。

对哲学和一切思想性的东西,不能看其是否直接、是否马上作用于现实生活。

哲学是最高形式的智慧,理论是指导实践的。有些理论是不能马上让所有人都理解的,季羡林就反问怀疑他的人:“学问不能拿有用无用来衡量。当年牛顿研究万有引力有什么用?”

当然,哲学、理论决不是什么多“高深”的东西,它对我们的影响可以随时找到,关注社会的人自然能容易理解这些。

比如邓小平理论,不是一开始这些内容大家都理解、大家都敢站出来支持,没有理论的先行,决没有实践的推动。再比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没有这些思想的先行,我们还会纠缠于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我们知道要代表什么,在思想上首先肃清了两种倾向:一是搞民粹主义,一是代表特殊利益集团。诸如科学发展观等思想的提出,都蕴涵着这些道理。

当然要么中国为什么/在邓小平手上经济发展这么快。。

有 邓小平理论是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 此理论算是根救命草 使当时的领导人知道该怎么去实践,贯彻 有了依据 如果它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那么早就被淘汰了
马克思主义是由梁启超较早提出的理论 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定性 经过时间的推移 和实践的证明也肯定了它现实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在社会建设 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只有破坏作用。经济、社会、政治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而中国强行实施什么主义,结果破坏了生产,政治倒退。比如文革倒退40年,现在的政治自由和民主水平不如100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