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络穴?何为血络?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3:05:16

络穴是络脉在本经分出部位的腧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部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发于鸠尾,督脉络发于长强,脾之大络出于大包,合称十五络穴。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1个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络”有联络、散布之意。十二经脉各有一络脉分出,故各有一络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
  络穴的治疗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络穴各主治其络脉虚实的病证。如手少阴心经别络,实则胸中支满,虚则不能言语,皆可取其络六通里治疗。②络穴可沟通表里两经 。因此,不仅能治本经病,也能治相表里的经脉的病证。如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列缺,既能治肺经的咳嗽、喘息,又能治相表里的手阳明大肠经的齿痛、头项疼痛等疾患。③凡有急性炎症时,刺络穴出血,亦有良好的效果。④络穴在临床应用时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相表里经的原穴配合,称为原络配穴法。
  络穴:经穴分类名。指十五络脉从本经(脉)别出之处的穴位。其中十二经脉的络穴,有沟通表里经脉和治疗表病及里、里病及表,或表里两经同病的见证;任脉督脉及脾之大络有通调躯干前、后、侧部营卫气血和治疗胸腹、背腰及胁肋部病症的作用。

  血络 即络脉。解剖学角度而言,为位于机体浅表的细小动、静脉和毛细血管。亦称血脉。

  有分布于深层的,有分布于浅层的。一般指浅表可见的络脉而言。

  《素问·调经论》;“视其血络,刺其出血”。《灵枢》有血络论专篇。灵枢·血络》:“刺血络而仆者,何也?”张隐庵注:“血络者,外之络脉孙络,见于皮肤之间。”临床上针刺放血,又称为泻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