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佛教高手开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6 08:17:11
从前,有一位清净的和尚,他的生活非常清净严谨,几近圣人的境界。因此,在他的身边不乏众多的追随者。其中有一位老太婆更是对这位清僧仰慕有加,就这样,二十年来她从从未中断过对清僧的供养。

不过,说到这位老太婆的供养方式却是相当奇特的。她总是挑选一些美艳的少女来服侍清僧的饮食起居。然而,美女对清僧而言,究竟是金币对猫一样,根本不起作用呢?还是鱼干对猫一样,具有极大的诱惑?这就不得而知了。

二十年过去了。

“该是时候了……”老太婆心中暗忖著。

于是有一天,她特别嘱咐少女却引诱和尚。

“来嘛!好不好嘛——”受嘱咐的少女摆出妖媚的姿态,在清僧的耳边出娇嗔的声音。这时,清僧却说道:

“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

三冬,指的是孟冬、仲冬、季冬。也就是冬天的三个月份。在寒冬的季节里,依附在断崖绝壁上的枯木,更加没有温暖的气息。清僧说这句话是表示他的心已经因彻悟而显得澄静清明,丝毫不为美色所动。看来,这位清僧真是修到“如如不动”的境界了……,不!先别妄下论断,清僧的回答将会受到何等的待遇,这才是重点所在。

少女回去之后便把经过一五一十地禀报老太婆,老太婆一听之下立即勃然大怒。

“哎呀!真是气人哪!我竟然供养了这个俗汉二十年……”说罢,她立刻将清僧赶出了茅舍,而且还放火将茅舍烧个精光。

这就是“枯木寒岩”的典故。---请问 ,到底为什么?晚辈实在悟不透,那位僧人应该怎样做就对了呢?

阿弥陀佛,这僧只道自己是“万里无云万里天”,却不知“云来云去都是天”!活该被打!
“枯木寒岩”只是他的托词,因为他不敢动心,男女之欲终究没有真的放下,真放下了,空屋一座,任他贼来贼去,哪来这么多废话?!所以老婆婆骂他俗汉,一点都没冤枉他。
这是枯木寒岩的典故,禅门也叫“婆子烧庵”。呵呵。

这位清僧并没有真正的开悟

他看到少女 并不认为是真实的女人 只是修行了一个枯禅而已

对于开悟的人来说 见女人是女人 见什么都是真实的

这才是真正的开悟

应该怎样做才是开悟?我也不知道 因为我也没有开悟

但是我知道见什么就是什么 没有分别 没有修行的执着 才是真正的开悟

阿弥陀佛

婆子为何烧掉茅庵?--只因为禅行者修的是“枯木禅”(不起妄想的禅定),不但没有般若(智慧)的内涵,也缺乏慈悲的胸怀.

那位僧人应该怎样做就对了呢?--禅的修持,偏於“定”者,则堕枯木禅境;偏於“慧”者,往往又狂傲不逊,偏於“悲”者,会滥用慈悲,反成障道因缘;偏於“智”者,则沉空滞寂,冷酷无情。故须“定慧等持”、“悲智双连”,才是合乎“中道”的修持.

其实这个故事没有结束--禅和一听,面带惭色,拿起蒲团就走,还去托钵。痛恨自己受人家三年供养,没有开悟,受她诃斥,很是惭愧。努力用功,托了三年钵,又到老婆婆这个地方来,与老婆婆谈谈工夫,还要求成就他闭关。又闭了三年关,还是教姑娘送饭给他吃。三年圆满后,姑娘照前次母亲教的办法,上去抱住说:“道!道!”禅和这回开口说:“天知、地知,知,你知、我知,莫教你家婆婆知!”姑娘回去一说,婆婆听见,心中欢喜,对和尚说:“善哉!善哉!恭喜你开大悟了!”你们大家同听见了罢!你们想想看,你知我知,莫教婆婆知,要以世间人说,还有好事吗?大概你们同是这个会法。如是这样一会就错了!教你们在本分上会,你们想看,领会不领会?如不领会——参!

这位僧人 陷入“顽空”。《心经》告诉我们“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色与空是事物的一体两面,是不二的,好比一枚硬币,看到正、反两面,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根本上它仍然是一枚硬币,并没有变成两枚。单纯强调空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