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题翻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6:38:20
1.中书所出诏赦,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翻译)
2.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事的官员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法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即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我何忧也!''(翻译)

中书(官职部门)发出的诏书赦令等,很多时间有意见不同的,有时里边(指诏书或赦令)有错误或失误,而导致错误(否,音PI,指错误)。无代时设置中书、门下(也是职能部门)本来是防止过错和失误。人的意见每次不同的时候,能做一个判断(是非),这就是它们的职能(公事)。
唐太宗了现有一个人骗别人说自己做官了,便下令将这个人处死。但负责审理此事的官员却说:“法律之所以国家颁布,就是让天下人都尊守。所说的话只是根据个人的感情(喜怒代指),(此处的法是根据,动词),陛下因一时的气忿而让杀他,这是与法律不符合的,所以忍一下你的气仇是让法律更深入民心。”唐太宗只好收回成命,对他说:“我在法律上的错失,你都能帮我改正,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正是动词,改正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