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线性骨折后,拆掉石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8:08:54
我脚踝线性骨折,石膏已经固定了五周了,今天我把石膏拆掉了,前段时间复查的时候骨骼已经愈合了,看不到骨折线了,骨折的时候拍片子骨头裂大概有3厘米左右的裂纹。不知道5个周拆时间短不短?拆完发现脚和小腿瘦了很多,什么时候我能尝试着走路?这种骨折问题严重吗?会不会留下后遗症?谢谢

如果拍片真是骨折线已消失或已模糊,那么拆除石膏是完全允许的。而且如果只是单纯的线性贵了,那么在骨折后4~6周也是可以拆除石膏的。而且早期的功能锻炼反倒会促进骨折的愈合与后期关节功能的恢复。
患侧的小腿变细,这是由于长期不活动而导致的肌肉废用性萎缩,对于这个,通过功能锻炼都是完全可以纠正的。至于说有无后遗症,这个首先要明确骨折发生的具体位置。如果骨折端移位不明显以及未累及到关节面,一般都不会留下明显的后遗症。对于你的情况,根据X线的提示,是可以完全负重下地行走了,但是如果之前已长期未下地行走,那么可以在初始进行小负荷的行走锻炼,然后根据个体的适应情况逐步加大行走的强度。
我的建议就这么多,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尽早进行系统合理的功能锻炼,不仅能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水平、加快骨折愈合、防止毗邻末受伤关节的功能障碍,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因肌肉粘连、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所引起的受伤关节的功能障碍,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四肢骨折,尤其是关节及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康复,最重要的是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的训练。

早期关节活动度训练要以被动活动为主,应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条件可使用持续被动活动机进行功能锻炼。术后3天可开始逐步加强主动的关节活动。康复训练要逐步加大并维持关节的最大活动度,切忌小范围快节奏活动,这样不仅无助关节活动度的改善,而且对骨折局部也有影响。

肌力训练以主动锻炼为主。人体上下肢的功能各有侧重,上肢侧重于精细动作,这些功能的恢复是功能锻炼的重点。锻炼时要注意手指屈伸都要达到最大限度,以防止手部关节僵硬粘连。

下肢的主要功能是负重,但在下肢骨折愈合前如果过度负重会造成固定物松动、折断,所以下肢骨折的康复一定要遵循“早活动、晚负重”的原则。

股四头股是大腿前侧的一块重要肌肉,伤后和术后如果长时间不活动很容易萎缩,而且一旦萎缩很难恢复,直接影响功能康复结果。股四头肌的锻炼应以等长收缩为主,即肌肉收缩时关节不运动。锻炼时当肌肉达到最大收缩时要保持几秒钟,然后放松,再收缩,要练到肌肉酸痛为止,才能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