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黑赛的背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22:50:44
黑赛的作品以及他的出生时代的背景和他的人生介绍。

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小说作家黑赛。 60年代美国摇滚乐队荒原狼的名字就是来自黑赛的同名代表作"荒原狼"。虽然黑赛本人在1962年就去世了,可是在60年代末以及70年代,他却在西方成为一位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作家。表面上看来,这似乎很奇怪。但事实上,对于那个时代的许许多多抱着理想主义的年轻人来说,黑赛的作品是他们汲取灵感的源泉。
  东方的哲学精神

  黑赛生长的时代与他作品广为流行的60年代截然不同。黑赛于1877年出生在德国。和其他同时代西方人不同的是,他从小有机会接触到东方文化。英国肯特大学的杜拉尼教授最近组织了一次有关黑赛的大型学术会议。他说:人们常常忘记黑赛的父母都曾经在东方传教。他母亲就是在印度出生的,他父亲也在印度工作了四年。他们夫妇后来回到德国的西南部定居,黑赛也在那里长大。不过他家里充满了来自东方的纪念品,所以黑赛一生都对东方思想和哲学抱有浓厚的兴趣。

  黑赛在1904年发表了处女作《彼得·卡门钦特》,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出生在秀丽、宁静山村中的敏感年轻人如何一心渴望到城市去成为作家。
  小说中彼得·卡门钦特并没有成为作家,失望地回到故乡。而黑赛自己却一举成名。他又接连发表了几本小说,比如1910年的《格特鲁德》和1914年的《罗斯哈尔德》,都是描写人们如何寻求实在自我。
  此时也正值德国军国主义的兴起。黑赛是个和平主义者,所以坚决反对这种趋势。史维尔斯教授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黑赛的想法已经与当时大多数德国人脱节:其实,1914年,不管在欧洲哪里,都没有多少人站出来说战争是一场灾难。当时有一股战争热,所以战争打响时,人们简直是一片欢腾,许多人认为战争能够净化社会,所以好得很。难得的是黑赛不这样看,他始终认为战争是邪恶的,所以他认为自己该隐退到一个尽量避免和战争发生任何关系的国家去,而这个国家就是瑞士。

  矛盾的是,黑赛的作品在当时的军人中却非常受欢迎:一战中。不少军人都写信给黑赛说他们把他的小说带到战壕里阅读,说他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勇气,说为此他们非常感激他。在瑞士的一个档案馆保存着大约一万五千封这类的信,其中绝大多数都来自黑赛完全不认识的人,为他给他们的鼓舞向他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