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白作用是什么作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7:57:31
次氯酸有漂白作用 那么什么是漂白作用??

漂白作用是指使有色物质退色的作用

高中阶段化学涉及的漂白作用主要有三种
1.吸附漂白,物理变化,如活性炭
2.化合漂白,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加热可恢复有色状态,如二氧化硫
3.氧化漂白,利用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如氯气,高锰酸钾,双氧水,次氯酸

漂白作用是借化学作用将纺织物中存在的有色物质加以分解消色,使纺织物获得必要白度的工艺过程。

天然纤维纺织物中存在着天然的或附加的有色物质,虽经精练仍有残留,需经漂白才能消色。有些合成纤维经热定形处理后会泛黄,也需漂白。漂白剂有氧化和还原两类,常用的是氧化漂白剂。
中国古代曾利用草木灰液浸渍丝帛,昼曝夜收反复七昼夜以达到精练和漂白的目的。对苎麻以半浸半晒方法,反复曝晒进行漂白或用硫黄熏白(见中国染整史)。18世纪末叶,法国用氯气对植物纤维织物漂白。1799年,以消石灰吸收氯气制成次氯酸钙(漂白粉),从此广泛用于棉、麻纺织物漂白。20世纪初渐改用次氯酸钠。30年代以后,过氧化氢、亚氯酸钠相继成为纺织物的重要氧化漂白剂。还原漂白剂有二氧化硫、亚硫酸氢钠和连二亚硫酸钠等。

氧化剂漂白 ①次氯酸钠漂白:次酸氯钠和次氯酸钙相似,主要用于棉、麻纺织物漂白。次氯酸钙容易在纺织物上形成钙斑,已逐渐被次氯酸钠所取代。次氯酸钠溶液在不同pH值时,可分解成不同量的OCl-、HOCI与Cl2(图1)。当pH为7时纤维氧化损伤严重;pH为2~4时纤维损伤较少,漂白速率也较快,但逸出氯气较多。一般漂白控制在pH9.5~10.5,温度约30℃。用次氯酸钠漂白后的纺织物再用淡硫酸液处理,可促使漂液分解,有时可用硫代硫酸钠或亚硫酸钠溶液等还原剂进行脱氯处理,以去掉残留的氯。②过氧化氢漂白:可用于各种天然纤维和一般化学纤维纺织物。过氧化氢是弱酸,在水溶液中能离解生成H+和HOO-。光照和铁、 铜等金属离子都会促进过氧化氢分解,不仅消耗过氧化氢,且能使纤维氧化而受损,甚至产生严重脆损,在织物上形成破洞。为了控制过氧化氢的分解,除适当控制pH外,漂白时还须添加硅酸钠、焦磷酸钠、硫酸镁等作为稳定剂,对重金属离子起稳定作用。棉织物的过氧化氢漂白可在涂有硅酸盐等保护层的煮布锅中进行,pH为10~11,温度为80~90℃,处理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