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百姓的称谓有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2:45:31

百姓 黎民 布衣 平民
1.四千多年前,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他们同东夷一起打败了从南方前来进犯的九黎民族,并俘获了大量的俘虏。这些俘虏便成了炎黄部落的奴隶,被称为“黎民”。

如《诗经·云汉》:“周有黎民,靡有孑遗。”《齐桓晋文之事》:“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2.又称“黎氓”,《北齐书·颜之推传》:“何黎氓之匪昔,徙山川之犹曩。”

3.又称“黎苗”,《后汉书·邓皇后纪·毅上安帝书》“菲薄衣食,躬率群下,捐膳解骖,以瞻黎苗。”

4.又称“黎甿” :唐钱起《钱考功集 ·入送李评事题漳州使幕》:“幕下由来贵无事,伫闻谈笑静黎甿。”

5.还有称“黎烝” 《史记·司马相如· 封禅书》:“正阳显见,觉寤黎烝。”

6.又称“黎首”《千字文》:“爱育黎首,臣服戎羌。”

7.又称“黎庶”《韩诗外传》:“黎庶欢乐,衍盈方外。”

8.又称“黎元”《汉书·谷永传》:“使天下黎元咸安家乐业。”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哦五百字》:“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9.又称萌隶(氓隶),“氓”也是古代对百姓(多指失去土地,外来迁移的居民)的称呼。《诗· 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10.又称“氓隶”。贾谊《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

11.又称“庶”。《左传· 昭公三十二年》:“三后之姓,于今为庶。”

12.又称又称“庶民”,《诗 ·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 弗信。”

13.又称“庶人”,。《教战守策》:“庶人之在官者,教以 行阵之节。”

14.又称“民”,《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

15.又称“草民”“生民”,《孟子·公孙丑》:“自有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

16.又称“平民”“小民” 《教战守策》:“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劳而未尝有病。”

17.又称 “人民”,《周礼·地官》:“掌建邦之土地,与其人民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