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的原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5 11:36:37
“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下去。”
这是书上的一句话,能帮我解释一下吗?谢谢。

九品中正,名义上讲是将人根据品行才学分为九等。事实上魏晋时期推行这项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人才选拔的机制,由于评定是由现在的官员决定,自然就很容易出现为官者世代为官的情形,也就是门阀阶层,另外,由于这些人出身基本都是知识分子阶层,也就是文士阶级。所以称为士族门阀。
从南北朝开始,频繁的战事导致大量的寒族地主阶级通过战功进入统治阶层,并且很多都成为重要的人物,后来随着寒族(即庶族)统治的不断强化,为了巩固统治,更加先进合理,而且不依靠门阀的科举制度诞生,完全将士族地主阶级的特权消灭,进而使其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九品中正制也随之一起消失。

九品官制,是依据人的品行,将人分为九等。论人就要重视乡评,乡评就要有中正人。士族本是地方上有势力的,不可能得罪他,至于寒门,得罪了也不要紧。所以中正根本做不到公正,只有士族门阀衰落了,没有权威了,这种情况才会改变,科举就渐渐兴起了。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梁朝史学家沈约甚至说它是“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胄高卑”。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南朝时期,在中正的评议中,甚至父祖官爵的高低也无关重要,所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而辨别血统和姓族只须查谱牒,中正的品第反成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在十六国和北朝时期,由于各政权具有少数民族统治的性质,九品中正制的作用不能与两晋南朝相提并论。后赵主石勒曾清定九品,石虎亦恢复雍秦二州望族免役特权,但似乎并未设中正之职。北魏初、中期,未行九品中正制。崔浩曾欲恢复分别族姓的做法,因而被杀。孝文帝改制,班定族姓,始立九品中正制。但自河阴之变后,此制亦流于形式。到了隋代,随著门阀制度的衰落,此制终被废除。

起初,这一制度是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