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简单介绍一下凤阳小岗村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4:37:26
听说凤阳小岗村名气很大,总书都去了。

小岗村,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典范。1978年的一个冬夜,小岗18户农民按下了18颗鲜红的手印,实行“大包干”,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掀起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浪潮。

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同志一锤定音:“‘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同志对小岗村大包干的评价。

1998年9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安徽省委书记回良玉来到小岗村考察。

2008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安徽省委的领导到凤阳小岗村调研。

古之凤阳,久以封建统治,自然灾害频繁,世代农民勤劳辛苦,饥寒交迫。县境解放,民获新生,然温饱之愿,犹未实现。穷则思变,首推小岗村,率先实行农业大包干责任制,事实证明,旺盛不衰。
小岗村位于安徽省凤阳县东部,距县城40公里,隶属小溪河镇,由小岗、大严两个自然庄组成,距京沪铁路5公里,省道307线13.5公里,明光、临淮两个淮河航运码头20余公里,现有108户人家,476人,劳动力180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50人,其中大学文化5人,耕地面积1800亩,人均耕地4.85亩,其中承包耕地面积为1070亩。
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即“大包干”发源地的小岗自然庄或村民小组)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当时二十户人家个个当过队干部,“算盘响,换队长”已成为这里特有的规律。到1977年底,小岗队社员已是一无所有,不论户大户小,户户外流;不论男人女人,只要能蹦跳的都讨过饭。
1978年12月,小岗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颗红手印,搞起了“大包干”,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由此小岗村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1993年,小岗自然村与另外一个自然庄——大严村民组合并在一起成立为小岗村。
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小岗村全面加强了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小岗村创造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并全面实施了改水改厕和绿化美化工程,建起了“大包干”陈列室、村民图书阅览室、档案室、卫生室、有线广播电视、农民科技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