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明朝后裔都改成什么姓氏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9:27:24
我想知道当代的明朝后裔都改什么姓氏了?
我很想知道.我姓:仵 . 都说有埋头朱的意思.但是我查的却不是.

谢谢了!

明朝皇室直系后裔应该还是姓朱
  清末有许多农民起义军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他们的首领纷纷自称姓朱,是明室后裔,从而打出复明的口号.
  至于“仵”字作姓据传说也可能是明朝皇室朱允文的改姓,其寓意为:我朱允文已下野,没有出头之日,因此有“埋头朱”的传说.这里有关于仵姓更详细的释:http://baike.baidu.com/view/149784.htm
  而明朝后裔由于后世经历变故太多,情况还是比较复杂的,这里有篇文章作了介绍:
  庞大的明朝皇族——凤阳朱氏数十万成员,大部分在第一场劫难中被农民军屠杀了。另一部分又在抗清保国的战争中壮烈殉国了。除了这两部分外,在这场空前浩劫中侥幸逃生的皇族成员,又开始了更加艰难的生活。

  据历史记载,在明清鼎革之际,有一部分皇族成员,如皇太子朱慈烺、崇祯三子定王朱慈炯、四子永王朱慈炤,秦王朱存枢、晋王朱求桂、代王朱传(火+齐),先被李自成农民军俘虏至北京。清抹攻陷北京后,这部分被俘皇族在兵荒马乱中失踪,生死不如,下落不明,一直成了历史疑案。

  为了躲避满清的迫害,一部分皇族成员,在国破家亡之后,纷纷隐姓埋名,或窜伏山林,或辗转流徙,开始了艰难的逃亡生活。如出自宁藩的宗室八大山人,在明亡后,便自动放弃了朱姓,自号雪个,后来干脆出家当了和尚,只是把明朝灭亡的日期,偷偷地组成花押签在他的画里,以志不忘自己是大明子孙。

  周藩分支安昌郡王朱肃渣,在安昌沦陷后,逃往浙东,投奔鲁监国以海。舟山失败,他战死,其子安昌长子朱某年幼,被母妃携带逃出,后为躲避清廷迫害,来到杭州杭净寺,出家拜豁堂和尚为师,做了和尚,后来到松江一个荒野破庵中偷生。母妃临死时将王印交给儿子,庵中僧人走漏了消息,结果安昌王长子仍被官府抓捕处死,同庵僧人受牵连而死者数百人。

  而在广东梅县地区也流传着一个传说,说是北京沦陷后下落不明的太子朱慈烺,其实与翰林院编修充东宫讲读的嘉应人李七淳一起潜回了李的家乡梅县。后为躲避清廷,太子也削发为僧,取法号“(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