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不是按照农历排的吗,为什么霜降总是在十月23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1:52:24

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一一相间。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

不是按照农历排的。
农历是根据月亮的圆缺来定。一个农历月就是一个朔望月,即从初一到三十就是月亮的显现到隐没(一般从初三起看见月牙),月牙(上半月)——月盘——月牙(下半月),农历对农业生产没有什么作用。
24节气是根据太阳与地球的位置来定的,参考1楼,在命名的时候又是根据历来的经验,如惊蛰起打雷,雨水起降水多等等,24节气基本说明了气候的变化,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农历主要是针对月亮,24节气是针对太阳排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