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代表人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0:54:33

时下耳目所及“太平天国”,李秀成俨为焦点人物,与他一起咤叱风云的英雄们多已定评,隐然身退了。梁启超于名作《李鸿章传》中将李秀成与李鸿章比较说:“二李皆近世人豪也。秀成忠于本族,鸿章忠于本朝,一封忠王,一谥文忠,皆可以当之而无愧焉。秀成之用兵、之政治、之外交,皆不让李鸿章,其一败一成,则天也。”除梁启超之外,还有对李秀成缘何获致盛名的众说纷纭,我只部分同意,另有心得看法。
窃以为,其时李秀成当无一处拔尖,即使置其同伙中亦无绝对优势可言,这有他满口承认或是史实昭明。论元勋,《李秀成供辞》说:“谋立创国者出南王(冯云山)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经由冯云山广西艰苦卓绝的“地下工作”,始有了拜上帝会创立、太平军造反。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主要人物由冯策动造反,而冯委曲求全居杨、萧二人之下。冯更对洪秀全百依百顺,终在蓑衣渡战役里替洪中炮而死,无疑是“太平天国”的造神者和头号忠臣。论战功,各方公认非石达开莫属。石以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为太平军打下了最广大的地盘,曾逼得清兵统帅曾国藩跳水自尽(未遂)。论英烈,有林启容死守九江,其时间之长,场面之惨,生存之艰难无望,远在唐朝张巡守睢阳抵御安史叛军之上,乃世所罕见,以致曾国藩念念不忘:“林启容之坚忍,实不可及也。”由此,林创造了一个突破极限的战例,塑造了一个难以企及的人格。论风华,陈玉成13岁参加太平军,靠英勇善战,到20岁时出任又正掌率,洪秀全下旨“京外不决之事,问于英王(陈玉成)。”也即是说,陈用7年时间从童子兵扶摇直上为全军最高领导人,这在古今中外军队中绝无仅有。此时年长陈14岁的李秀成为副掌率,对陈的统帅地位亦口服心服,毫无异议……再比反面,李秀成亦望尘莫及,譬如杨秀清的善弄权诈,借“天父下凡”行老大之实欺凌众王;又如韦昌辉的“阴险残刻”,挟铲奸之名杀戮异己文武官兵2万余人……
凡上种种,李秀成既无出类拔萃,也未臭名昭著。然而,李之各项优长虽不十分突出,却也不像冯云山那般愚忠透顶、奉行谬误,不像石达开那般意气用事、另走极端,不像林启容那般单逞顽强、缺失策略,不像陈玉成那般大局观欠佳、乏统帅之才,更不像杨秀清、韦昌辉那般耍奸斗狠,无所不用其极……李兼有他们几许优点,又无明显缺陷。硬要找李的超拔之处,或许正是没有“特长特短”吧。如同拼制一只木桶,盛水多少取决于最短而非最长的木条,李这只“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