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两则故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4:35:24
两则都和吃有关
第一则说的是:一个餐馆老板开了家饭馆,店名叫“吃啥有啥”,有个人来踢馆,要两道菜,和韭菜、炸糖葫芦有关,老板做不出来,当然那个客人做出来了,后来老板就把店名改成“有啥吃啥”
第二则说的是:一个县官,办案细致清明,从不收贿赂,就是爱吃,家里有个私家厨师。后来有个人给他献上一道菜,很血腥的一道菜,和杀驴有关。县官吃了那道菜后变得心浮气躁,结果后来因为胡乱办案错杀好人,找到流放。后来他的私家厨师用一道菜解救了他。县官从这段经历感受到了人情冷暖,改过自新重新成为一个好官
第一则不是韭菜是发菜
1楼2楼麻烦你们认真些
回3楼,这两者是我在故事会上看到的,我想找到原文啊。很简单么。呵呵

当最终选择在兰州度过大学生活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牛肉面的声誉左右了我的决定。在离开烟台市之前,我愿意品尝市内任何一家牛肉面馆——只要我被允许这样做。

  很遗憾,当时我吃到的只是自认为正统的牛肉面。不要认为作为快餐的面食可以被一座细腻的城市接受——烟台市的居民可以花费几个小时烹制一条海鱼,而不愿意用这些时间制作一百碗牛肉面。我能够找到的地方,无一例外,都是这样的情形:用味精勾兑的汤、柔软的面条和碗里零星的数片牛肉。

  可怜的人!我竟然还觉得这是赏心悦目的美餐!我会仔细地吃下每一口,直到汤中的最后一块固体——我已经习惯于追求更加文明的进餐方式。假如事先已经有过品尝兰州牛肉面的经验,我肯定不会再走进这些餐馆。事实上我以后也确实这么做了。

  在到达兰州之后的第三天,跟随一位可爱的穆斯林兄弟,我第一次品尝了正宗的兰州人的牛肉面。当时,除了对鲜美的牛骨高汤赞不绝口之外,我并没有喜欢上碗中的其它东西。你要清楚,我的胃无法接受过分的刺激,蒜苗和辣椒红油让我厌恶它们——认为它们破坏了一碗鲜美的牛骨汤。

  我的穆斯林兄弟却不这么认为,他的长相和吃饭的动作都可以证明他比我更加理解牛肉面。在他的眼中,这样的面食决不可能在缺乏辣椒的情况下吸引更多的人。假如他认为辣的程度与被期望值有所差距,他就一定会让店里的师傅再添加一些红油。

  最后,我不得不承认:他是对的。在兰州市的居民那里,我被告知牛肉面的秘诀:清汤、牛肉、萝卜、油辣、香菜和蒜苗。如果失去其中某一种官方配料,它就不会给人们带来任何兴趣。我也终于习惯了完整的牛肉面,并且不再拒绝其中的任何一种要素——尽管之前我还不断地提醒师傅们;“别放辣子……”

  兰州的居民用产自矿石的天然苏打碱改造面粉,使他们的成品更加优良。面粉的性状在苏打碱的作用下发生变化,形成细长的链式结构——兰州人的牛肉面决不是单纯的形状,还必须富有硬度和弹性。经营者们从不考虑人们能否承受这样的改变——假如没有强健的胃,你只能选择离开。

  假期回到了烟台市,我参加了高中同学的聚会。有人提议道:“一起去城里吃一碗牛肉面怎么样?”我首先拒绝了:“如果这里的餐厅能够被证明保留了百分之二十的牛肉面口味,我不会反对你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