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腺症患者该注意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2:42:35
超声所见:
子宫后位,增大,三径约64MM*62MM*63MM,形态饱满,宫底部圆钝,前壁明显增厚,肌层回声增粗,内见31MM*21MM*63MM紊乱区,界欠清,分布不均匀。子宫后壁见9MM*8MM*9MM低回声块,界欠清,内回声不均匀。内膜厚7MM(两层),宫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双侧卵巢回声正常。
应采取中医还是西医还是手术治疗?

你好!
当子宫内膜和间质侵入到子宫肌层时称为子宫肌腺症。痛经是子宫肌腺症的最主要的症状。因为月经期,异位灶内的子宫内膜与子宫内的内膜组织同样发生出血和有大量前列腺素F2α的释放,刺激全身平滑肌痉挛,引起子宫输卵管痉挛和活动异常,同时使子宫致密肌层出血,就引起剧烈的,甚至比子宫内膜异位症更剧烈的痛经,而且逐月加重,很多患者即使服用止痛药都无法缓解,甚至更严重的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通常这种时候,在药物都无法缓解的情况下,西医就只能是采取手术切除子宫了。

但是无论有无生育需要的患者,我们都认为,能避免这样损伤性的治疗方式就尽量避免(子宫全切术不但对患者的损伤大,恢复期长,而且还会引起诸多的后遗症,诸如更年期提前、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下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以及骨质疏松等症状的出现)。因为,这是可以采用中药来保守治疗的。

中医没有子宫肌腺症的病名,属于中医“痛经”、“症瘕”、“月经不调”、“不孕”等范畴。按血瘀重症治疗。临床上最常见的有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气虚血瘀、痰瘀互结四型。因此我们临床上根据患者的症状,结合B超和中医四诊,辨证分型后,对症治疗,采用中药辨证论治个性治疗(可促进瘀血吸收,松懈结缔组织,改善局部粘连、提高卵巢内分泌功能,达到祛邪兼顾本、化瘀不伤正的临床疗效),结合外敷(热敷方辛温行血散结,促使辛窜温性中药趁热蒸气透入下腹腔与盆腔,促进盆腔血流,促进内膜异位组织物吸收)、灌肠(可使药物通过直肠静脉丛迅速吸收,盆腔药物浓度升高使盆腔包块缩小)、中药泡脚(主要针对痛经患者,通过中药泡脚的治疗方式提高疗效,具有辛温散寒、通经止痛的功效,通过温通经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痛经症状)。绝大多数的患者在治疗2个月后,痛经症状就得到明显的改善,全身症状明显缓解。

所以中医保守治疗相对于西医切除子宫这种治疗要好很多,无损伤,且发生卵巢早衰的几率较低。如需要帮助,可以与我们联系。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壁层,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型,可以和“外在”或主要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子宫内膜可以两种形式侵入子宫肌壁层,即弥漫型和局限型。前者为异位内膜侵入整个子宫的肌壁内,在不同部位其侵入范围和深浅可不同;后者异位内膜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