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五马街在那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20:24:04
位于哪里
讲清楚啊
还有,最好介绍下历史和特点

一、传说
很久以前,温州五马街不是叫五马街。那时,住在四周的老百姓,每日夜里都听见一阵阵"得得得"马跑过的声音。开门一看,又不见马的影子。
那时候,这条街上住着一个打草鞋的老人。老人屋外有一块石头。每日打草鞋时节,他把草放在这块石头上慢慢捶软。 石头是青色的,因为捶得长久了,光溜溜,也蛮好看。
一日,有个人看见这块石头,就去对老人说:"老伯伯,你这块石头卖给我吧,我给你五两银子!" 老人听了有些奇怪,摇摇头:"我勿卖,这块石头是我捶了好多年,捶熟了,舍不得卖。
那人走了。 老人不放心,怕石头被人偷去了,就把石头搬到屋里来。
过了三日三夜,那个客人又来了。他带来更多的银子,想请老人将石头卖给他。那客人一看石头没有了,很着急,赶紧问老人。老人告诉他,已经搬到屋里来了。
"几日了?"那客人慌张地问。
"三日三夜。"老人说。
"唉!"那客人叹了一口气,说:"现在你就送给我,我也不要了。我是采宝客。我看到你这块石头上有五匹马,石头放在外面,马日日有露水喝,又吃了你日日捶的草,所以长得活泼健壮。现在你把石头搬到屋里,五匹马没有露水喝,一定都渴死了。"
说着,那采宝客就把石头一翻,果真石头上有五匹马的影子,只是不动了。 听的人都为老人叹可惜,说他运气不好。老人呢,一点不在乎。他说:"以前我不晓得它是宝贝,我当做宝贝恁爱它。现在这五头马不动了,我捶还是照样便当,还象块宝贝嘛!"
以后老人照旧勤勤恳恳打草鞋卖,照旧用这块石头捶草,一直到死。
老人死后,大家就管老人住的这条街叫五马街了。
二,历史记载
五马街:
原称五马坊,坊名来源于传说。相传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任永嘉郡太守时。有这么一首歌谣“永嘉郡守,出乘五马,老幼仰慕,为立五马坊。”唐宋以后,沿袭不变,到清代,将坊改为街或者巷,五马坊也改称五马街。后来为纪念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改名中山路,解放后仍名五马街。“文革”时曾改名红卫路。

公交很多都要那的!也就是在市区了!小南门、大南门下车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