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镇读后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3:23:52
芙蓉镇读后感

《芙蓉镇》,1981年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 并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本书是古华的代表作。作者把自己二十几年来所熟悉的南方乡村里的人和事,囊括、浓缩进本书里,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力求写出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调。作品内涵丰富,囊括了作者二 芙蓉镇夜景十几年来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思考与认识,浓缩进作者对乡里乡亲乡镇浓厚的爱恋情怀。而且,作者从生活的春雨秋霜、峡谷沟壑中走来,为我们献上了一幅寓政治风云于世态民情的风俗画、一曲哀婉而又严酷的山乡民歌。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湘南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音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1964年春她用积攒的钱盖了一座楼屋,落成时正值“四清”开始,就被“政治闯将”李国香和“运动根子”王秋赦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证查封,胡玉音被打成“新富农”,丈夫黎桂桂自杀,黎满庚撤职,谷燕山被停职反省。接着“文革”开始,胡玉音更饱受屈辱,绝望中她得到外表自轻自践而内心纯洁正直的“右派”秦书田的同情,两人结为“黑鬼夫妻”,秦书田因此被判劳改,胡玉音管制劳动。冬天一个夜晚,胡玉音分娩难产,谷燕山截车送她到医院,剖腹产了个胖小子。三中全会后,胡玉音摘掉了“富农”帽子,秦书田摘掉了“右派”和“坏分子”帽子回到了芙蓉镇,黎满庚恢复了职务,谷燕山当了镇长,生活又回到了正轨。而李国香摇身一变,又控诉极左路线把她“打成”了破鞋,并与省里一位中年丧妻的负责干部结了婚。王秋赦发了疯,每天在街上游荡,凄凉地喊着“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成为一个可悲可叹的时代的尾音。   小说中的芙蓉镇原型是坐落在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的塘村镇。 塘村镇以前叫芙蓉镇,范围包括今天的嘉禾县车头镇。塘村镇离县城有三十里路,中间隔有一条河,也就是舂陵江,本地人叫麻地河或钟水。小说中的芙蓉镇离县城也有三十里路,中间也隔有一条河,显然,古华对小说中芙蓉镇中的地理环境的描写,就是对塘村镇的描写。

这部小说通过几个主人公描写新时期下反省一个不合理的时代的错误并提出合理的人性、合理的经济社会环境。
读后感可以从分析人性的合理入手。由于这部小说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所以最好不要从这方面入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