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温度一下降就会起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5:51:53

雾就是小水滴。
雾的形成要有2个条件:
1.适合的温度 温度降低才会使空气中的水汽液化形成极小的小水滴(肉眼是无法观察的)
2.疑结核(一般指灰尘) 疑结核可以把眼睛不可见的极小水滴吸附一起形成比较大的液滴,这些比较大的液滴用眼睛看去就是雾状的。

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达到了饱和。而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愈多。1立方米的空气,气温在4℃时,最多能容纳的水汽量是6.36克;而气温是20℃时,1立方米的空气中最多可以含水汽量是17.30克。如果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多于一定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汽量,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当足够多的水分子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在一起,同时水分子本身也会相互粘结,就变成小水滴或冰晶。空气中的水汽超过饱和量,凝结成水滴,这主要是气温降低造成的。这也是为什么秋冬早晨多雾的原因。

水汽遇冷凝结成水珠,如蒸汽遇到眼镜,由于眼镜镜片温度低
如果温度降得厉害,甚至会形成雪花、冰块

温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