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论语》十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7:11:05
九年级上《论语》十则语文版翻译及概括意义
快点啊把概括写了也行啊!!!!!!!
因为一直找不到这十篇 而是初一的论语十则

我自己打出来 帮我翻译翻译啊..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


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顺便问一下 "沂" 怎么发音?
提问者: 格爱神起 - 助理 二级 最佳答案
yi 二声

论语十则是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则见于《里仁》篇,第七则见于《述而》篇,第八则见于《泰伯》,第九则见于《子罕》,第十则为《卫灵公》,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第一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去复习,不是很快乐吗?有知心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这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
曾子像
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

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第四则:学习与思考关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对思想有害。”

第五则:学习态度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