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粉虫的生活习性的研究报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7:48:15
急需报告,请专家们急速回答.

黄粉虫的幼虫喜欢群集,室温13℃活动取食,5
℃以上仍能生长,35℃以上则会造成大批死亡,幼虫和成虫有大咬小的残杀性,缺食时也会相互残杀,幼虫有时也把蛹咬伤。因此,要将同龄的虫、卵、蛹、成虫筛出,放在各自的容具中饲养。
幼虫生长过程中,体表颜色先呈白色,蜕第一次皮后变为黄褐色,以后每4~6天蜕皮1次,幼虫期共蜕皮6次。幼虫50日龄体长达2~3厘米时在饲料中化蛹,化蛹时将头部倒立在饲料中,左右移动摩擦头部进行化蛹,室温20℃以上,蛹经一周时间蜕皮变为成虫。
成虫刚羽化后翅白色而较软薄,1~2天后变硬转黑褐色。喜在夜间活动,爬行迅速,不喜飞行。羽化后一周产卵。
-------------------------------------------------------------------
在自然界一般年发生1代,很少发生2代,有时2年一代。我国北部地区以幼虫越冬,4月上旬开始活动,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羽化为成虫,但其个体变态不整齐,所以在活动期可同时出现卵、幼虫、蛹和成虫。

一、 成虫

黄粉虫食性杂,多发生于保种农林产品库中。如粮仓、药材库等。成虫不能飞行,爬行速度快,喜黑暗、怕光,多夜间活动。有自残习性,其寿命约50~160d,平均寿命为60 d。雌虫产卵高蜂为羽化后10~30d之间。如果加强管理可延长产卵期和增加产卵量。雌虫产卵量约在50~680粒之间,平均这卵量为260粒/头。如果营养和温湿度合适,平无产卵量可达580粒以上。

二、 卵

当温度在25~30℃时,产卵期约5~8d;温度为19~22℃时,产卵期为12~20d,温度在15℃以下,卵很少孵化。

三、 幼虫

幼虫的食性与成虫一样,喜黑暗,群体生长较散居生长提好。这是由于群居运动可以相互摩擦,可促进循环及消化,增加活性。幼虫蜕皮时常爬到表面,刚蜕皮的幼虫为乳白色,十分脆弱。是最容易受伤的虫期。约20h后逐渐变为黄褐色,体壁也随之增硬。

通常,幼虫的生长期为90~480d,平均生长期为120d,一般10~15龄。黄粉虫在最适的温湿度下生长的情况见表2-1

表2-1最适温湿度五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