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禅思》或名《当诗词遇到禅》的原作者是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3 15:45:02
原文如下:
《当诗遇到禅》
禅是什么?----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便是错。诗境,禅思皆如此。
古典诗词,多为表情言志,但也不乏蕴含禅思哲理的。禅思妙句得来,看似不费功夫,了无痕迹,实则离不开诗人词人平日里的内观自省,唯如此,方能做到胸次洒脱,中无障碍,心融物外,文思玄远, 在诗境与禅境之间融通契合,落笔无痕,其诗句自然意境深远。
一些诗词之精妙,是因为诗词所营造和传递的,是比文字本身更加丰富深远的意境禅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仅寥寥数字,所传递的禅境与意蕴却无边。当我们感悟诗词,是一种言与意的相抵。不识字,不能读诗,诗的意境是借助文字传递的;但识字和悟诗,却又相距甚远,不是所有识字者,都能懂得诗人所传递的禅思意境。鉴者与诗者的相抵,不仅仅是文字的相抵,更是神思的相抵,心意的相抵。这相抵,需要悟性,恰如禅思佛法的领悟,需要悟性一般。
《庄子》曰:“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佛学密宗亦有“不离文字而得解脱”,皆指文字只是心意,意境,禅思,佛法的介质,要领悟其深蕴,需要借助文字,但是却不能被文字束缚,重要的是感悟文字之外的东西, 若得其意,则可忘其言。
对于默契、相通,我们常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佛学禅宗亦主张“至言去言、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恰如我们熟知的“拈花微笑”, 正法眼藏,这一佛家难以言谕的真谛妙论,恰是在佛祖拈花和迦叶的微笑中意会传授的,而任何言语和万千文字都无法达到那种灵犀相通的领悟。诗歌的神韵,亦正如此,一落言筌,意境顿失。不仅仅古诗词,中国的书法、国画,亦强调“风骨、意韵、禅境”, 所追求的非形似,而神似;不拘泥于景实,而在于意远。不论挥毫泼墨,点染白描的字画,抑或文思泉涌,信手捏来的诗句,其妙处皆需读者以心会心,以意解意,体验其画外之景,景外之境,感悟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意外之韵。
当诗词遇到禅,静心感悟吧,唯如此,方能,作者得于心,鉴者会于意
我还剩40分,若能找到原作者且回答的资料让我满意,这些分给您们也无妨

看完这篇文章,我觉得没有必要去找是谁写的,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未必希望大家知道他是谁,在通篇我只看懂了两个字:境界!灵魂的境界,人性的境界...最后一句:得于心,会于意也可解释成:你领悟了作者的文意,作者就已经找到知己了。
“神交已久”比“忘年交”的意境更上一层楼,对么?

网上搜

所追求的非形似,而神似;不拘泥于景实,而在于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