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税对人民迫害的事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2:33:55
要古代,现代,外国,就是古今中外的所有赋税对人民迫害的事例。全部打上。谢谢啦!!!!!

土地制度 赋税制度
西周 井田制 1-土地属周王所有,2-不得转让与买卖,3-缴纳贡赋,4-奴隶集体耕种,5-形同井字
春秋 [齐]相地而衰征/案田而税,[鲁]初税亩
战国 [秦]商鞅废井田
秦朝 土地私有,按亩纳税。兵役.徭役繁重,赋税“田租.户赋等”沉重。
汉朝 编户制度:资产多少。赋税:田租,人口税,更赋,附加税。力役:徭役,兵役,杂役。
北魏 均田制:按人口分配土地,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原有土地。
隋朝 租调制:以庸代役部分推行。
唐朝 租庸调制:1-成年男子每年交一定谷物“租”,2-缴纳定量绢.布“调”,3-服徭役期限内不去服役,以纳绢或布代役“庸”。
两税法:每户按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一年分夏秋两次纳税。
宋朝 不抑兼并,赋税沉重。
王安石变法:募役法:受免役钱,雇人服役。
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地,按每户占有土地多少.肥瘠收取赋税。
明朝 张居正“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田亩多寡分担。
清朝 康熙“更名田”:宣布原来明朝蕃王土地,归现在耕种人所有。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人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摊丁入亩”(“地丁银”):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每个朝代的灭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赋税太重,迫使老百姓揭竿而起,中外也都差不多,示例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