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矿区文化代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2:11:46
代表是谁??

李士海

区政协委员、区文体旅游局局长陈虎

南响堂寺和北响堂寺。

在新石器时代的“磁山文化”时期,峰峰地方已经能够生产优美的陶器,最早制作的有砂红陶、尖砂褐陶、泥质红陶的器物,如碗、钵、盘、壶、罐、豆、盂、四足鼎等,距今已有七千余年的历史,为我国古老陶器的发祥地之一。

直至宋代,在磁州窑步入了兴盛时期后,彭城镇为磁州窑系一个生产重镇,奠定了其北方民窑代表的重要地位。作为民窑,即为民众生活烧制的瓷器;以产量大,品类多,多种装饰技法精巧,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窑场。随后经过历朝历代陶瓷工人的努力,陶瓷生产随着朝代的更迭变化,经过多个繁荣时和衰败其,直至本世纪20年代彭城瓷窑已增至235座,缸窑35座,陶瓷工人达5千人左右,年产量近亿件。据40年代的民国“磁县县志”记载:“彭城之瓷窑可分为两种:一种为普通窑,一种为巧货窑。普通窑中专制粗瓷碗类,约占产品的十之八九,在昔销甚广,可及河北、河南、山东、关外各处,近年在洋瓷输入及南北两禹州、平定、井陉、唐山产瓷之影响大见阻滞。巧货窑以制精巧瓷为主,由清至今颇见发达。”1945年整个彭城瓷窑降为碗窑47座,缸窑9座,瓷业工人不足千人。1949年恢复窑达266座,从业人员3500人,50年代起成立国营陶瓷局,60年代改为陶瓷公司等。现有各类陶瓷从业人员2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