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外执行 管制 缓刑的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3:51:43

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由于其具有不宜收监执行的特殊原因,按照法律规定,由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执行,在监外来执行刑罚的一种执行办法。但对于被判处死刑或者死刑缓期2年执行尚未减刑的罪犯,一律不准监外执行。如在执行过程中才发现上述情况,应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主管的司法机关审查批准。罪犯在监外执行期间,应当计算在刑期以内。当监外执行的原因消失(如病愈、哺乳期满)后,如果刑期未满,仍应收监执行;如刑期届满,则应及时释放。
  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种类。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监外执行是有期徒刑中因为生孩子或者生病离开监狱
缓刑是有期徒刑的另一种形式
管制是比有期徒刑低级别的刑事处罚手段

严重性看:监外执行>缓刑>管制

监外执行是本身是在监狱执行不能管制,拘役而由于特殊的情况而必须要去外面执行,但是如果特殊的原因结束后必须要回监狱执行。管制的期限是三个月以上两年以下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缓刑是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趋势不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管制最低刑罚,缓刑其次监外执行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