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方言谜语,有没人可以提供几个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2:22:14
有谜面,也要有谜底哦。
是要提高赏分吗?

加分 再告诉你 绝密啊

浙江义乌方言趣话:义乌话里的“一年”

义乌早前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小县。悠久的农耕文化与时令、节日习俗派生出了一些有本地地方特色的谚语、顺口溜和歌谣。

清明
“清明冬至,前三后四。”清明冬至上坟祭祖,义乌人俗称“烧太公”。在义乌民俗中,烧太公早可在节日前的三天中,迟可在节日后的四天中进行。清明时节塘里螺蛳肥,因此有“清明螺,抵只鹅”的说法。清明节食清明馃,做馃时掺以野艾嫩头,取其色青,以兆一年吉祥。“吃过清明馃,日日田畈坐。”指清明节后田间农活开始多起来。如果在清明节后的一小段日子里做了什么蠢事,常常会被义乌人取笑为“清明馃食昏了总?”

端午
“端午馄饨夏至面,食过节节健。”义乌旧时风俗,端午过节,仅为上午,所以有“端午大午前”的说法。以前农家在端午节有“送蠓虫娘”的习俗。用火把熠明屋角烙赶蠓虫到郊外,口念“蠓虫娘,蠓虫娘,送侬到东阳,转来望重阳”,念完把火把扔在地上而回。一般来说,蠓虫到了农历九月中旬开始销声匿迹。所以说,九月九,蠓虫叮捣臼。端午节后,天气转热,因此说“食过端午粽,棉被夹袄都好送”。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据说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日子。“好愁弗愁,愁个六月呒热头。”义乌民间有“六月六,狗洗浴”的旧俗。“六月六,不食肉,生个大疠毒”。传说杀鳖熬汁,只有在这一天不会凝冻。

中秋
“七月半,枣当顿。八月中秋,枣到苏州。”旧时的七月中旬,义乌的马枣、旗鼓枣、大枣相继成熟,打下后纷份加工成南枣、蜜枣,约在八月中旬开始销往苏州等地。中秋夜赏月食月饼。小孩子不能对着月亮乱指,否则会被视为对月神不敬,遭大人恐吓:“月亮姑姑会来割耳朵!”

除夕
年关临近,义乌人称之为“年到岁逼”。除夕则称为“三十夜”。三十夜隔岁,应说吉利话。一些平日里常说的词汇在三十夜和春节是禁用的,应换种说法。比如,“吹灭”改说“圆”;“杀”改说“宰”;“跌倒”改说“滚元宝”等等。一些地方更有大年三十讨口封的习俗。据说三十夜小孩无意间说出的话,来年往往能应验,于是大人们便会想方设法从孩子嘴里套出一些吉利话来。比如说往饭里撒一些稻谷,孩子见了会说:“恁多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