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去商品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4:38:44
如何用去商品化程度来分析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所谓去商品化,其实就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商品化:
  专指原本不属于买卖流通和通过货币实行交换的事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转化或变异为可以进行买卖和货币等价交换。如:知识商品化年代,更能彰显知识分子的价值。
  优点:商品化让人类的社会生产与分工进一步细化[来源请求],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社会总福利;
  缺点:并非任何产品都适合商品化,对不适合商品化的产品如果强行商品化,会产生两种结果,要么对社会造成伤害,或者是被完全抛弃。

所谓推进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其实质就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单个农户既要管生产,又要从事运输、加工、销售等经营活动;既要培育良种、防治病虫害,又要跟踪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产品结构。这样一种小而全的经营方式,无论如何是难以提高生产效率,抗拒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只有开展专业化协作,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单个农民互相联结成有力的群体,获得协作的生产力,才能形成足以抗击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竞争力。 推进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并非意味着取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走回到过去集体化耕作的老路,而是要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发展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
农业的社会化与专业化协作(譬如“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农产品能很轻松的进入市场,能很大程度的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