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乡思》解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0:01:07
要快!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故乡被青山所阻隔,而青山又被暮云所遮掩;天涯已经是很远的了,可还能望得见,而故乡却看不见。如此以空间的重重阻隔,描写思乡的深厚,辞警意新,颇为引人注意。同时石延年《高楼》:“水尽天不尽,人在天尽头”,范仲淹《苏幕遮》词:“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欧阳修《踏莎行》词:“楼高莫尽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都属此法。

人言落日是天涯①,望极天涯不见家②。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③!

注解: ①落日:太阳落山的极远之地。②望极天涯:极目天涯。一、二两句说:人们说落日的地方就是天涯,可是极目天涯还是见不到家乡的影子,可见家乡之遥远。③碧山:这里泛指青山。三、四两句说:已经怨恨青山的重重阻隔,而青山又被层层的暮云遮掩,可见障碍之多。

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人们常说落日处是天涯,可“我”望尽天涯,落日可见,故乡却不可见,故乡远在天涯之外。诗人极力写出故乡的遥远。诗人对空间距离这一异乎常人的感受,虽出乎常理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诗的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第三句承上启下,既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渡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惆怅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而小地收缩,色彩由明而暗地变化,乡思愈来愈浓,以至浓得化不开。

钱钟书说:“诗歌里有两种写法:一是天涯虽远,而想望中的人更远;二是想望中的人物虽近,却比天涯还远。”这首诗属于第一种写法。诗人写空间距离之远,遥望家乡的视线被碧山、暮云层层阻隔,给人以故乡遥不可即之感,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真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一、二句:人们说落日的地方就是天涯,可是我极目天涯却还是见不到家乡的影子,可见家乡之遥远。
三、四句:我已经怨恨青山的重重阻隔,而青山又被层层的傍晚的云彩遮掩,可见障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