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诗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6:56:57
我要的是现代诗歌,散文也行,但必须是自己写的。。端午、元旦、中秋也行。。。
注意:无聊的人请出去
注意:无聊的人请出去

清明随想

清明是要扫墓的,这是寄托怀想的绝妙途经和方式。家乡扫墓有前三后四之说,意谓扫墓应在清明的前三天和清明的后四天进行。这种风俗形成的原因我不得而知,这大概和过春节的拜年风俗差不多。拜年是应在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前才可的,吃了元宵就再没拜年一说了,你就是对人说拜年人家也是不高兴的,心里定要说你不诚心,不礼貌的。我想清明扫墓也是这样吧?过了前三后四才扫墓,才祭拜,那定是对祖先,对已逝亲人的不敬。其实只要天气好,只要有空,何时都应可以祭祖的,对扫墓一说又何必在时间上作这呆板的规定?对祖先对已逝亲人时刻心存怀想,这才是最为重要。

街面比平日多了热闹,人行道上可用人来人往形容,但多的是前来购香纸之类的人们。我虽然嘴上说只要天气好,只要我们有时间,在什么时候去祭祖都是一样,但我毕竟是俗人,做不到那般洒脱,于是只好随了潮流,买了扫墓要用的爆竹,香,纸钱和鱼,豆腐之类物品,然后携妻带子打车前往五十里外的农场给祖母扫墓。

路上多是扫墓的人流,扛锄拿铲,一人独行的,两人成队的,更多的是三五成群。田野里,山阜上时不时传来“啪啪”的鞭炮声。这鞭炮声宣告着扫墓的结束,预示着又一场别离的开始,尽管一方在人间,另一方则在天堂。我很为自己的这种想法内疚,鞭炮的声似乎都是喜庆的味道,但此时我却将它看成了离别的伤楚,撕心的哭泣。

五十里的路程很短,二十来分钟便到了。下了车,但见满山的翠绿,让我感到春真的到了人间,而那层层的翠绿中点缀的一片一片的红色又让我想到秋,但现在不是秋的季节,那红的并不是秋的红叶,这应是春的杜鹃了。少来乡下的儿子见了此景早已是喜不自禁,蹦着跳着便要去采撷那红的花。而妻是乡下长大的,对此景早已是习以为常,脸上没有丝毫的惊喜。

祖母的坟墓在一山坳的半腰,由于禁山,到处都是齐腰的杂草,上山的路甚是难行,等到得坟前,早已满身是汗。放下祭品,便动手清除坟边的杂草,然后再给坟上添些新的泥土。摆上祭品,烧了香和纸钱,然后燃放爆竹。爆竹的浓烟立即笼罩了一切,而爆竹的声响则在山谷中回响。此时,祖母的在天之灵必是听到这爆竹鸣响,更闻到檀香的香味,更知道她的子孙前来悼念她怀想她,她也必将在天堂保佑我们的。

妻带儿子去采花,而我则坐到石上歇息。看着远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