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功率因素,请教高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1:25:51
在我们当地,“公用台变”在设计的时候,功率因素已经按0.9补偿设计,为什么接“公用台变”的厂房的低压线路中(50kW以上),需要在厂房的总箱处再次进行补偿,总箱前的限流开关系数选1.69,(1kW/1.732/0.38/0.9),也就是说功率因素按0.9考虑;
而在“专用变压器”设计的时候,功率因素已经按0.9补偿设计,但是在计算电流的时候,系数选1.9,(1kW/1.732/0.38/0.8);也就是说功率因素按0.8考虑,而且“专用变压器”用户,其厂房的总箱处不设置无功补偿(无论多少kW都不设置补偿),为什么会这样呢?“专用变压器”用户的总箱处需要设置无功补偿吗?有高手能解答吗?
希望能详细解答,谢谢各路高人!!

楼主说的这种现象其实就是公用台变原来设计的时候的负荷性质不一样,比如在没有无功补偿的情况下的功率因数为0.6,如果补偿到0.9所需要的补偿电容就少,但是一般工厂的功率因数都比较低(低于0.6或更低),所以就需要再次进行补偿。
而专用变压器,在设计施工的时候就已经考虑了实际功率因数,配用的无功补偿的容量就比较大了。所以就不用再次进行补偿.
简单说就是;公用台变设计的无功补偿电容少,如果给工厂供电功率因数就会降低,所以要再次进行补偿,专用变压器设计的无功补偿电容多,所以就不用再次进行补偿。

理解有点难

有线路损耗

它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及负荷的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

1. 功率因素(Power Factor)
功率因素是实际消耗的功率与电力供给容量之比值.所以功率因素越高,电力在传输过程中即可减少无谓的损失并提高电力的利用率
功率因素
电容器中电介质电功率损耗的量度,即有效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用下面四种方式表示:
(1) 电容器中电介质消耗的功率(以瓦表示)与有效功率之比;
(2) 电流与电压矢量间相角φ的余弦;
(3) 损耗角δ(即相角的余角=900 —φ)的正弦;
(4) 当损耗角δ足够小时,tanδ≈sinδ,此时可用损耗角δ的正切值表示。

2.
这种现象其实就是公用台变原来设计的时候的负荷性质不一样,比如在没有无功补偿的情况下的功率因数为0.6,如果补偿到0.9所需要的补偿电容就少,但是一般工厂的功率因数都比较低(低于0.6或更低),所以就需要再次进行补偿。
而专用变压器,在设计施工的时候就已经考虑了实际功率因数,配用的无功补偿的容量就比较大了。所以就不用再次进行补偿.
简单说就是;公用台变设计的无功补偿电容少,如果给工厂供电功率因数就会降低,所以要再次进行补偿,专用变压器设计的无功补偿电容多,所以就不用再次进行补偿。

希望给你带来帮助!

工厂的功率因数比居民的要低好多哦,一般居民都在0.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