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动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9:02:07

driver=动因
行为产生的原因
驱使你做某事的成因

信用调查是从两个方面入手的,其一,一定要先行调查企业的还款意愿和诚意,即信用动因,这是基础;确定了调查目标的信用动因是正向的之后,还必须要对调查目标的信用能力进行调查,因为欠款必须是用现金、而不是靠善意来偿还的。

信用动因调查
信用动因进行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客户申请信用的原因,所谓信用动因是指客户申请信用的动机以及客户的品德,这些因素决定了客户的还款意愿和诚意。信用动因调查也包括企业信用动因调查和个人信用动因调查。

客户的信用动因可分为正向动因和负向动因。

正向动因有: 1、心理满足 对履行诺言有一种兴奋感,从中得到心理满足。这种信用需求者的心理是“信用=生命”。他们崇尚刘备所说的“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这种人是极为稀缺的。

2、名誉或信誉利益大于经济利益 把名誉、信誉利益放在经济利益之上的信用需求者不会因为经济利益的诱惑而违反承诺。这种人的心理是:“信用是第二生命”。例如司马迁笔下的季布即如此。

3、永续经营 当信用需求者像李嘉诚、比尔·盖茨一样把赚取更多的金钱只是当作成功的符号,把永续经营、永续盈利作为目标追求时,他们把守信视作当然。对GE、SONY等法人来说,基于永续经营的动因,它们对违约是不屑一顾的。它们的心理是:“信用是当然前提”。

4、长期经济利益导向 对于长期经济利益导向的信用需求者来说,现在的履诺付出是对未来的投资,是一种计划内为盈利而做出的成本付出。他们的心理是“信用是投资”。

5、亲情大于经济利益当承诺与亲情相连时,如果把亲情看作比经济利益更重要,就有正向信用动因。如父亲替不争气的儿子还债。它们的心理时:“信用是亲情,是爱,信用胜过金钱”。

6、现实经济利益导向 当信用需求者在权衡利弊时,以现实利益为依归,就会衡量“履诺收益——履诺支出”的数值,如果大于零,就构成法理学家H·贝勒斯所说的正值交易,就存在正向履诺动因;如果等于零或小于零,构成零值或负值交易,正向信用动因就归于消失。他们的心理是“信用=不确定性”。

负向信用动因包括: 违约失信的心理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