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海军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介绍一下你所熟悉的著名的近代海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22:04:35
如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国防观念上开始了重要转变。面对日益严重的海防危机,清政府逐步改变了重陆轻海的国防思想,将海防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上议事日程,同时接受了“师夷长技”的主张,认识到引进西方先进海军技术装备的必要。观念的更新带来了海军建设的进步。从19世纪6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中国海军近代化建设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南洋海军、福建海军、广东海军初具规模,具有当时亚洲第一流近代化装备水平的北洋海军于1888年正式成军。与此同时,先后建成了远东第一流的旅顺、威海军港。在南起琼州、北至营口的万里海疆上,建立了一批新式海防炮台。创办了许多新式海军学堂,造就了一批海军人才。清末海军近代化建设的成就,增强了中国海防力量,对防御日本的侵略起了重要作用。

丁汝昌(1836年11月18日—1895年2月12日),原名先达,字禹廷,也作雨亭,号次章。生于安徽庐江县。清朝北洋水师提督。
丁汝昌因家境贫穷,只读过三年私塾,十岁即失学。1854年太平军攻克庐江,丁汝昌即参加太平军,1861年安庆被围困,丁汝昌后随部投降湘军,在攻占安庆中立功,升千总。1862年编入李鸿章统率的淮军与太平军作战,因作战英勇,被刘铭传选入铭字营。1864年太平天国败亡,丁汝昌随刘铭传北上与捻军作战。1868年,东捻军失败,丁汝昌授总兵,加提督衔,赐协勇巴图鲁勇号。1874年清政府决定裁军,丁汝昌致书刘铭传抗议上级拟裁自己部属,刘铭传大怒欲杀之,丁汝昌得知消息,驰归故乡,得免杀身之祸。

1875年李鸿章负责组建海军,丁汝昌前往投靠。李鸿章考虑丁汝昌与刘铭传有隙,不宜再回淮军,决定让他参与海军组建事宜。1880年,丁汝昌率林泰曾、邓世昌等官兵赴英国接收“超勇”、“扬威”巡洋舰回国。1882年,朝鲜爆发壬午兵变,丁汝昌率北洋水师舰船开赴朝鲜,擒获朝鲜太上皇李是应,使日本干涉朝鲜计划落空,防止了事态进一步恶化,获奏赏。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建军,丁汝昌任提督。但李鸿章知道丁汝昌“只识弓马”,不懂海战,此任命乃因为丁汝昌是李鸿章同乡且政治上比较可靠。丁汝昌对北洋水师的掌控并不得法,比较著名的例子是到率舰赴日本访问时竟有水兵在大炮上晾衣物,平日里将其当货船用,贪污运费,以至于甲午海战发射水雷时从,因年久失修,自己从断裂的甲板上掉下,摔断3根肋骨.大炮保养也较差,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