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胎衣不下怎么治疗和预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9:43:45
用中药治疗

导致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包括奶牛本身胎盘结构、营养状况、个体差异、各种应激等。尽管胎衣不下是奶牛疾病中的常见病,但所导致的后果却很严重,发生过胎衣不下的牛只其代谢病、乳腺炎、子宫炎等发病率也相应地比正常的牛只高,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准确地把握胎衣不下的诊断和防治。
  诊断胎衣不下临床症状一般很明显,可见胎衣悬于外阴。如不接受治疗,胎衣不下一般会在产后3-12天自然分离排出,但部分牛只子宫颈闭锁,使得胎衣可能会在子宫内滞留很长时间,待到产后第一次发情后才有可能排出,进而继发子宫内膜炎,初期分泌物少,不容易被诊断出,这就要求兽医早期进行有效预防和正确判断治疗。初期除了直接眼观检查外,滞留在子宫中、子宫颈或阴道时需要借助阴道检查完成,早期检查和治疗对奶牛今后的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阴道检查的时候,首先要将外阴及其周围区域小心清洗和消毒,避免医源性带入细菌。一般在子宫颈开张不足以进入检查人员的一只手时,可以将子宫颈坏死和已经脱落的胎盘清理取出。当可以满足手进入时,应该判断胎盘多少以及黏附程度,在少且易剥离的时候可以小心地剥离,且在剥离后需要向子宫内灌注有效抗生素。
  预防根据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机理分析,其预防的措施主要如下:
  保证奶牛营养平衡干奶期奶牛饲养日粮中应适当提高蛋白质水平,保证奶牛营养平衡,如钙的吸收能力、VE、Se等的补充,尤其对于饲养技术相对落后的奶牛场,在冬季等可以直接添加鱼肝油胶丸等,比较简单而实用。对于规模化奶牛场的奶牛饲养来说,使用专业产品公司的阶段料,可满足奶牛不同阶段营养需要,保证营养稳定高效。
  配种前积极治疗子宫内膜炎随着奶牛胎次增加,产道损伤几率增多,导致感染机会加大,子宫内膜炎发病率提高,也使新生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易粘连,所以应在早期正确诊断并有效治愈。
  产前产后护理怀孕期间可适当增加活动量,怀孕初期,活动量相对要少些,但怀孕8-9个月时,活动量相对要大一些,每天舍外运动最好不少于4小时。
  对有过胎衣不下病史的牛及体质差、胎次高的牛只,产前1周可肌注1次维生素D3;在离母牛预产期45天和15天时,各肌注1次亚硒酸钠VE,每次5毫升;对经产母牛,产后立即采取补钙、补糖;对产后2-3小时后胎衣排出不多的奶牛注射促进子宫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