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处罚变为激励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21:34:18
为提高门店销售业绩,华店长制定了严格的奖惩措施。但奖励时员工皆大欢喜,而处罚时却都不甚愉快。近日华店长就为处罚一个犯错误的员工大伤脑筋。

一名业绩优秀的员工小马遇到一位特别挑剔的顾客,在为顾客取药时动作慢了点,遭到顾客训斥。小马因家庭原因最近心情不好,受到训斥觉得委屈,忍不住和顾客吵了起来。顾客非常生气,找华店长投诉。华店长对小马进行了严厉的公开批评,还罚款100元,没想到她拒不接受,还说要辞职。华店长犯难了,不惩罚就不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但如果一名优秀员工为这点小事辞职又太可惜,对门店也是损失。请你为华店长出出主意吧。

1。因家庭原因最近心情不好 不是免于处罚的理由 应按相关管理规定处理,即有没有明文规定“与顾客发生争吵,处以罚款100元”的相应规定。如果没有。华店长的处理未免草率。
2。华店长对小马进行了严厉的公开批评 此方式有不妥;表扬可以当众公开,处罚可以用单独约谈,让员工认识错误以后,再利用例会或集合时间宣布处罚决定,避免当众顶撞,影响管理权威。
3。对已出现的顶撞行为,应对小马在私下沟通,让其明白“其情可悯,其行可不恕”特别是在以辞职作为解决办法的途径是不可取的。
4。如果小马认识错误,可处罚后正常上班,如坚持离职可批准;因为如果今天
小马可以与客人顶撞没有处罚,那又出现小李、小王、或者小马又出现同样的情况怎么办?罚还是不罚?
5。最后华店长应该自我检查下,平时的服务培训有没有做?相应的服务、管理、处罚规定有没有让员工学习?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情理法”是否到位?如果明知道这是位“特别挑剔的顾客”这样的处罚是否可减为对客道歉等,免于经济处罚?同时在上下班例会做好员工的案例教育,告知出现这样的顾客应该如何来接待的技巧。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而小马是否辞职并不是关键问题。。同样的事情还会再次发生。

先说一下:处罚也是激励的形式。你的意思大约是说,能不能把处罚变得跟奖励一样易于为员工所接受。

长话短说吧:我一直认为,良好的制度,还要有良好的执行。什么叫良好的执行呢?制度这东西,当然是好东西,但是,它所能起的只是放了一把尺子作用。就比如我们家里放的尺子无异。管理者一定要明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话外的意思是“拿枪杆子的人手里出政权”,而不是枪店里的枪自己就造个政权来给你。
我的意思是说,制度本身不会跑出来做任何事情。制度完全不能代替日常管理。我坚决反对所谓的“制度管理”,我认为,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对象也是人,而制度,充其量,只是管理的工具,人的工具而已!
回到你举的这个案例。我认为,店长太过依赖制度,而没有进行必要的管理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要跟被处罚者事先沟通。也许店长本人对小马的行为很气,恨得牙痒痒的,怀了一个“看这回我不狠狠收拾你”的心思。得,没有沟通的结果,就出现了员工要走人的局面。
因为时间关系,我还截短了说:店长应该预料到这个结果(否则他做什么店长呢)